广元白朝乡变形记四川贫困乡村脱贫致富
2023/11/22 来源:不详白癜风引起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526/4394583.html从四川广元城区出发,沿盘山公路蜿蜒西行40余公里,便到达利州区曾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白朝乡。一道名为黄蛟山的山脉横卧在河谷边,无尽的绝壁向南北延伸,下接河谷,上连云端。白朝乡辖区面积近平方公里,全乡仅多人,是利州区人口最少的乡镇,但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6.9%。5年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下文简称“成都分院”)整合全院资源,对利州区域和9个贫困村整体打包捆绑集成帮扶,白朝乡就是帮扶点位之一。今年5月,白朝乡入选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成为广元市内唯一上榜的乡镇。这样的变化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力量。背靠青杠树,家门口致富今夏入伏前,白朝乡正好下了一场雨。17日上午,红星新闻记者站在白朝乡徐家村村口,向任意方向望去,眼里都只有被雨洗过的葱葱郁郁的群山。这片青山,是白朝乡村民致富的关键。白朝乡乡长石洪连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山上最多的,是青杠树。徐家村周围的山上有多少青杠树?“10万余亩。”石洪连介绍说,过去,这里只靠卖树挣钱,一吨最多卖三百来块。青杠树是食用菌偏好的木质,年开始,靠着青杠树和成都分院的资源,徐家村引入了一批龙头食用菌企业,建设白朝食用菌示范园。年,园区年产值达余万元,实现偏远山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王钦广元市恒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钦就是看中了徐家村本地资源,在这里流转了60亩土地,之后与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在徐家村建起了川北首个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徐家村位于平坦的河谷地带,海拔八百多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46岁的王钦是徐家村名人,除了企业家,他身上还有很多标签:回乡创业者、全国劳模、“土专家”……王钦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年回乡创业前,他下过海,经过商,也开过矿业公司。回乡后,他在徐家村发展了石斛、灵芝、天麻、羊肚菌等品种。年,在成都分院派驻的驻村干部指导下,还成功摸索出了灵芝和羊肚菌的套种技术,最大化利用了时间和土地。园区内,王钦走在前头,带记者一一观看种植香菇、灵芝、石斛的大棚。每到一个大棚,他都会蹲下来仔细讲解一番。提及自己投身10余年的产业,话一开闸,就停不下来。香菇基地园区当下种植的香菇是夏菇,市售价格比冬菇要高三四倍左右,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正在采摘香菇的老人告诉记者,此前,她只能靠上山采草药攒点零花钱,现在,在家门口,她每月能挣一千余元。徐家村共户人,年轻人大都不愿留下,剩下的,大部分人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单单依靠这个园区,年,徐家村实现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科技赋能“菌—菌”循环助力增产增收在灵芝种植区,记者看到大朵大朵新鲜的灵芝簇拥在一起。“很不容易。”王钦手捧一朵灵芝对记者感叹。随后,他又笑着告诉记者,再有一个多月,园区的灵芝就要进入收获季了,届时,灵芝喷射的孢子粉,将弥漫整个棚区。“喷的可都是钱”,他开玩笑道。灵芝过后,11月,羊肚菌又将在同一片土地上,接力种上。相比此前单种羊肚菌的模式,该模式一年每亩价差在5~10万元左右。灵芝病虫害一直是人工种植菌类的壁垒,两种菌类的无缝切换,来源于科技的创新。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张丹敲了敲灵芝下面这片土,土地发出中空的声响。她对记者说,土里埋着灵芝的菌棒,其中还通过中科院的技术,加入了营养液和防病虫害类药物。菌类套种的模式,此前并无先例。该模式耗费了中科院专家和王钦两三年时间,失败无数次,一步步把这种“菌-菌”(羊肚菌-灵芝)循环模式试了出来。张丹解释,所谓的“菌-菌”循环模式,即利用建设的食用菌栽培大棚,4月至9月栽培灵芝,收集灵芝孢子粉或灵芝子实体。第1年8月收了灵芝后,让土地休养,到11月份在原地种植羊肚菌,翌年3-4月又可收获羊肚菌。“羊肚菌属低温生长出菇,周期短,灵芝高温出芝。如此一来,可实现一次种植2年收益,两种菌类所需营养及所受病虫害不同,交替种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香菇基地内的香菇此外,张丹介绍,出菇、出芝被分解后的菌渣下脚料通过发酵处理,生产有机堆肥,还可作为中药材种植和果树等苗木育苗的优质肥料使用。园区内石斛大棚所需的肥料,就是从香菇和灵芝大棚而来。五年时间里,成都分院共往利州区派驻了21位驻村干部,快退休的张丹还奋战在扶贫一线,对园区进行技术指导。“中科院+地方企业+贫困户”STS项目助推脱贫摘帽在白朝乡当地老百姓口中有这么一句话:“山高摔死鸡,有马不能骑。水少不养鱼,有病不能医。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灾。”当下已脱贫致富的白朝乡,虽见不到此景,但秦巴山区的地形地貌,却难用人力改变。白朝乡平均海拔米左右,盘山路蜿蜒曲折,一些初来乍到的驻村干部,每上下一次山在车中来回颠簸,都“又晕又吐”。“地处秦巴山区的白朝乡,最不缺的,就是石头。”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胡亚东博士告诉记者,如何在不占用当地粮食土地的基础上为村民创收,是中科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胡亚东是白朝乡林下石斛示范基地的技术指导员,该基地是中科院的STS项目(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研究和示范基地之一。在多次实地考察后,中科院将目标投向了石斛。为什么是石斛?胡亚东解释道,“因为它不占用土地,所需人力较少,一次下苗多年收益,且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那是一块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分列公路两边,从远处看去,石头上“长”满了“绿色植物”,石头上方往往绿茵成片,煞是好看。如果没有那块“白朝乡林下石斛示范基地”的标志,外行很难看出其间的奥妙。林下石斛基地“这些石头现在可是‘宝贝’,周遭村民将这一块块石头,看得比土地还重。”王钦笑着向记者介绍,林下石斛基地以“中科院+地方企业+贫困户”模式运行,村民只需将土地流转给地方企业,地方企业负责出资运营,中科院则提供技术指导。村民在其间,不出一分钱,便可坐收3成石斛收益。与菌类相比,石斛的收益期较长。一般来说,石斛生长2~3年的茎入药,引种石斛成功后第3年开始投产,5年进入丰产期。如果要算一笔经济账,亩产公斤的石斛,若按市场均价60元/公斤计,每亩每年可收入3万元。基地现有余亩石斛,明年开始投产,那意味着,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左右。“与其他扶贫不同的是,依靠科技,可以打造地方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实现地方自我造血。”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副书记刘刚君介绍,一方面,中科院整合全员资源统一配置,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协助地方建设平台和组织中心,让技术真正“留下来”。另一方面,中科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产业链向下游延长。他举例说,除了中科院和贫困户首尾两端,在该链条上,中科院还协助引入国有企业、域外地方企业、专合社,后者负责示范基地的建设和产品的收购与加工、知名品牌或拳头产品培育、打通销售渠道等。在最关键的下游市场环节,中科院还协助建立乡村振兴信息综合平台,帮助村民把产品卖出去。在中科院多种模式的科技帮扶下,白朝乡村民也可多渠道获得收入——种植食用菌、蔬菜、石斛等,从产品销售中获取收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获取收益;在基地务工获取报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脱贫攻坚的生命力。”广元市利州区区委副书记王超介绍,在科技的支撑下,年,白朝乡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彭祥萍摄影报道编辑黄璟煜(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