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边境苗族自称果熊释义

2023/12/16 来源:不详

作者:石正武

湘西和黔东北边境地区,集中连片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苗族。尧舜商周时期的史书,最早称苗族为“髳”、“有苗氏”、“三苗”、“苗民”等。汉代至唐宋时期的史书,则将苗族与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统称“西南蛮夷”。明、清期间,复单称为苗族,这是历代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汉语族称。

苗族聚居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海南等西南数省,民族语言为藏汉语系苗瑶语支,各地域语言差异较大,分东、中、西部三大方言区。中、西部方言苗族,自称本民族苗语名称为mu、mao。湘西及黔东北松桃县等地苗族通同苗语东部方言,自称本民族苗语名称为“果雄”。称本族人为“代雄代绎”。当代诸多民族学者对东部方言苗族自称“果雄”的含义尚未作出恰当解释。吴晓东《苗族西迁记》一文推断腊尔山自称“果雄”的苗人为竹王后裔,并无历史依据,也未解释“果雄”的含义。

笔者通过对本民族语言、苗语姓氏和苗族古老话《查爸查妈》进行研究,并以历史文献来佐证,得出的结论是:东部方言苗族自称“果雄(熊)”、称本族人为“代雄(熊)代绎”,是以周代楚国先君芈鬻熊和芈熊绎之名字为族称,表明本民族是楚国先君的遗裔和子民。由于苗族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对“果雄(熊)”只认语音,并无确切所用的汉字,现代苗族文人在“熊”“雄”同音字中,多取用“雄”字,以利与“熊”姓有别,同时显示苗族是强悍的民族。现将湘西和黔东北苗族与周代楚国王族的族源关系作出论述如下:

一、湘西及黔东北苗族芈姓与楚国王室的芈姓的族源关系

(一)东部方言苗族以先祖芈鬻熊和芈熊绎的名字称为“果熊(雄)、代熊代绎”,苗族“芈”姓与楚国王室的芈姓一脉相承。

东部方言苗族自称为“果熊(雄)”的含义为:“果”字为助词,不代表任何意义;“熊”字并非姓氏,而是苗语族称。自称本族人为“代熊代绎”,“代”字译汉意为“子”,“代熊代绎”即熊之子、绎之子。再从东部苗族八大支系的姓氏来说,虽然已改用汉姓,但是,至今仍保留苗姓苗语名称。其中龙姓曰“代芈”之祖公“阿剖刚郎芈”生十二子,分为十二宗支。苗族龙姓苗姓“芈”与楚之先君芈鬻熊、芈熊绎同一姓氏,“芈”(发音:羊叫声)字既是象声字,又是象形字,形似一把双刃双叉长柄武器。楚之先君芈熊绎率苗民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手持这种长柄武器,商周时期文人始以此武器形状造字,作为熊绎部落姓氏的“芈”字。

姓氏是氏族血缘相承的依据。《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芈姓,……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事文王,早死,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湘西苗族姓“芈”与楚国王室的芈姓一脉相承,是楚国芈氏王室中的遗裔;其他七大支系的平民百姓为芈鬻熊和芈熊绎的子民,才自称为“代熊代绎”。

(二)楚国先君芈鬻熊虽助周伐纣民有功,因属异族而未能分封为侯。

商朝末期,纣王暴虐天下,周伯侯(文王)姬昌及其子(武王)姬发,善于团结“庸、蜀、羌、髳、微、卢”等少数民族部落共同讨伐纣王,“髳”就是指苗族。苗族先祖芈鬻熊为周文王之太师,虽然早终,但其玄孙芈熊绎率领苗族部落助周武王伐纣有功,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姬姓王族及炎帝姜姓之后嗣(姜尚)分别封给侯、公、伯三等爵位,周武王在位三年后去世,周成王继立,“因念旧恩”,仅封异族(芈)鬻熊之玄孙芈熊绎以子男爵位,定楚都于丹阳(今湖北枝江境内)。直到周桓王三十五年(前年),周王室衰落,楚子(芈)熊通才自封为王。楚国芈姓王室自熊绎立国起,至楚王负刍灭国止,享国余年,更替41位君主,有20多位君主的名字都带熊字。可见湘西苗族自称为“代熊代绎”,与楚国王室是有历史渊源的。

(三)楚国芈姓王室自称是蛮夷,诸多史书称其为与华夏族有别的异族。《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琐高阳……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桓王三十五年(前),楚子(芈)熊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以敝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王号。’随人为此周,请尊楚,王不听,还报。

周桓王三十七年,楚(芈)熊通怒曰:‘吾先君鬻熊乃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公乃以子男之田,令居楚,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於是始开濮地而有之。”楚武王死后,楚文王芈熊渠继立,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国语·郑语》云:“蛮芈,蛮夷,惟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必其兴矣。”《战国策·魏策》道:“昔者,三苗之居,左有洞庭之水,右有澎蠡之波,汶山在其北,衡山在其南。”《左传》曰:“楚虽大,非吾族也。”楚王芈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中国指汉族所在的中原)。这些出自官方历史文献说明,不仅楚国的主体民族是苗族,而且楚国王室也公认自己是“蛮夷”之苗族。

苗族为楚国主体民族,十分拥戴本族王室的威信,才出现“楚蛮夷皆率服”的局面。因此,《史记·楚世家》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并出现楚庄王芈熊侣“问鼎中原”之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战国成为时期,楚国先后兼并21个小国,成为战国七雄。

(四)楚国主体民族的苗族,是楚国芈姓、蚩尤后裔、驩兜后裔、共工后裔相融合的社会群体。《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西北海外黑水之北,人有翼,名曰苗民。颛琐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史记·五帝本记》载:“驩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驩兜则是湘西苗族石姓(苗姓代驩)的先祖。舜放驩兜于崇山,崇山在哪里呢?石启贵先生《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说:“舜放驩兜于崇山,崇山即张家界天门山,山顶有驩兜墓。”《辞源》收集诸多史书,认定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与天门山相连,山顶有驩兜庙、驩兜墓。可是如今张家界市的崇山周围已不是驩兜后裔苗族石姓(苗姓代驩)居住地,驩兜后裔不是直接迁往湘西南部,崇山位于常德之西,相隔很近,驩兜部落有能力向常德桃源一带拓展。

共工被流放于幽陵,以变北狄,但有部分人群随驩兜部落南迁,如今湘西苗族(苗姓代肖)中的洪姓,是取共工之“共”字加氵旁为姓氏,他们是先祖共工的后裔。

蚩尤率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蚩尤战败被杀,九黎部落的苗族群体南迁至长江中游,与芈姓家族部落、灌兜部落和共工部落的部分人群,聚居于洞庭湖畔,融合成为楚国的主体民族,并向四周拓展,成为“昔者,三苗之居,左有洞庭之水,右有澎蠡之波,汶山在其北,衡山在其南”雄居长江中游之大国。

寻根溯源周代楚国的主体民族苗族的渊源,《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琐高阳氏。传至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琐生驩头,驩头生苗民。”为笔者提出楚国的主体民族苗族,以及避秦时战乱而迁徒湘西和黔东北的苗族,石姓(苗姓代驩)为灌兜部落后裔,龙姓宗支之(代芈)为楚国王室后裔,其祖先为颛琐帝的新论点。

这一新论点,也许会遭到民族学者质疑笔者否定了蚩尤是苗族先祖。当然,统称蚩尤是苗族的先祖,受到整个苗族社会群体的公认。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对历史久远的五帝,也仅简要记述,正史或野史并未述及蚩尤九黎部落是哪九个部落,现代民族学者又怎能难说清蚩尤后裔是当代苗族的哪一支系或姓氏呢?《史记·楚世家》载明“帝颛琐高阳氏的芈姓,楚其后,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许多学者的文献也公认湘西苗族石姓(苗姓代驩)为驩兜部落后裔,现笔者新提出湘西苗族龙姓“代芈”(含十二宗支)为周代楚国芈姓王室后裔,其祖先为五帝时期的颛琐皇帝,是有《史记·楚世家》历史文献来佐证的。

十多年前,有一名汉族学者来湘西考察,出书论定湘西苗族的祖先为颛琐帝,并说湘西苗族请不要自卑,你们祖先颛琐帝载入了中华五千年史册。笔者对这一定论表示赞同,同时,湘西苗族古老话《查爸查妈》也印证了苗汉同源论。湘西苗族神话《奶夔玛媾》传说五帝时期高辛氏之少女辛女与盘瓠徒奔湘西,其后裔成为苗族。追根溯源,苗族与汉族共同始祖为远古时期太昊伏羲氏、女娲氏。湘西苗族最大的祭祖活动还傩愿(苗语叫巧傩),所祭的傩公傩母,侧是始祖伏羲女娲之化身。以上论据说明,湘西及黔东北苗族,是楚国芈姓、蚩尤后裔、驩兜后裔、共工部分后裔相融合的群体。

二、楚国苗族为避秦时战乱迁徒湘黔边境

在社会历史长河中,苗族是何朝代迁徒到湘西和黔东北边境呢?目前,许多苗族学者作了各种不同的论述。有的文章写道:苗族先祖蚩尤部落原来定居在湘西,后来向北发展到了黄河中下游,与炎黄部落发生涿鹿之战。笔者认为“蚩尤部落原定居湘西向北发展到黄河中下游”之说,不符历史实情。在远古时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蚩尤部落群体无能力从西南进行数千里迁徒扩展到黄河流域河南河北一带。《苗族简史》论述苗族先民迁徒史,是从黄河中下游—江淮—长江洞庭湖—湘西,先后进行三次大迁徒。

被舜帝流放于崇山的驩兜部落,毕竞有能力发展到洞庭湖常德一带,成为楚国主体民族。在战国末期,为避秦时战乱而迁徒湘黔边境。湘西苗族《查爸查妈》古歌口头传述,苗族(果雄)是从洞庭湖畔的常德一带迁徒到湘西。苗族原居住在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有着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因遇到大规模战争,洞庭湖畔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为避战乱才群体背井离乡迁徒。迁徒年代应在战国末期公元前—年之间,为避秦时战乱而迁徒湘黔边境。

《史记·楚世家》载:公元前年,(楚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于秦。二十年,秦将白起遂拔楚之郢都,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以北保于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楚国灭亡。苗族先民所居洞庭湖畔至常德桃源一带,为楚国黔中郡,是兵家必争之地,国破家亡,为避秦时之乱,只有沿着沅江上游迁徒到湘西绝境。

凌纯声、芮逸夫和石启贵先生《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述道:“苗族先民在溯沅江迁徒中,澧水、酉水流域则有汉族和蛮人(土家族)先民定居,欲向沅江上游迁徒到湘西南进入两广,又被侗瑶等族所阻,只有溯武水入洞河迁徒。”经吉首至矮寨止,各支系始分散到今吉首、凤凰、花垣、古丈南部、保靖东南部这片荒无人烟之地定居。有祖公刚郎芈的“补安几依、代召租欧”四个宗支和支系“代来”侧迁徒到黔东北松桃县(蓼皋)等边境定居。

三、迁徒到湘黔边境的苗族八大支系简介

迁徒到湘西和黔东北边境的苗族,究竞有几大支系多少宗支呢?如今多数文章以清代文史所载“吴、龙、麻、石、廖”五姓来概述湘西苗族为五宗七支。石与廖姓同为一个支系,苗姓曰“代驩”,“吴、龙、麻、石、廖”则是苗族八大支系中的四个支系。有的以“吴、龙、麻、石、廖”五姓来论定湘西苗族为五宗七支,无疑地压缩了苗族支系范围。有的文章粗象地将湘西苗族不同姓氏混为十二宗支,十二宗支是单指祖公刚郎芈的十二儿子繁衍为十二宗支,都改为汉姓龙姓,不应将不同姓氏混为十二宗支。

在古代,湘黔边境苗族是以苗姓来区分宗族支系,不同姓氏的宗族叫支系,同一姓氏(同祖同宗)的分支叫宗支。如今在凤凰县禾库、两林、柳薄,花垣县雅酉镇等花脚苗族聚居区,婚嫁喜事仍流行的开亲古老话《查爸查妈》习俗,皆要口头传述苗族八大支系和龙姓“代芈”十二宗支的先祖名字及祖居地,才敍述婚嫁的两支系(两姓氏)开亲历史渊源。各支系和宗支的先祖,多数皆取古老苗语的名字,不贴汉字语音。

元代以前,朝廷官方文史将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统称为南蛮。明朝初期,地方官府对湘黔边境苗族头人族长及人口进行登记,而一部分苗姓不贴汉字,因受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经苗族八大支系头人族长协商,将各苗姓改为汉姓。湘西苗族八大支系苗姓名称改为族汉姓的最早史料记载为,清道光《凤凰厅志》(苗防二)载:“明成祖永乐三年(),辰州卫指挥龚能等招谕竿子坪三十五寨生苗,廖彪等各遣子入贡,七月设竿子坪长官司,以彪任其职。”廖姓的苗姓曰“代灌”。由此说明,在元末或明朝初期,湘黔边境苗族已用汉姓,至今有多年。而苗姓名称代代相传至今仍很清晰。湘黔边境苗族八大支系苗姓与汉姓对照简述如下:

1、“代肖”为吴(含伍、洪)姓,分为“代干、代忙,老杜、老肉”四宗支,祖居地:代干住在阁巧(今凤凰县禾库镇龙角村)、阁若(寨落已不存在),代忙住在高简、板坡(板坡即禾库镇中寨大寨);老杜、老肉住在明引、拔古(明引即禾库镇吉云村,拔古寨落已不存在),塘寨、瓦溶(瓦溶即今凤凰县吉信镇万溶江村)。“代干”有一支从阁巧(龙角)迁往今凤凰县山江镇毛都塘,发展后分居于马鞍山、咱轮等地。因而,凤凰县苗族,将山江地域的吴姓统称为“补干”。“补”译汉语为背,“干”译汉语为鸡,“补干”的含义为,迁往毛都塘时,背了父母兄弟送他们一笼鸡去饲养。

2、“代芈”为龙姓,苗族古老话《查爸查妈》未说明其祖居地址,应为定居于追增课架(现凤凰县禾库镇追增村、科甲村)。

3、“代卡”为麻姓(含田、欧、施、时、张等宗支),祖居地为:麻(田)姓一支住在柳禾麻冲、大坪科叭(今凤凰县麻冲乡),一支定居花垣县板腊奴(麻栗场),腊乙、吉卫;施(时)姓住在板肉简扎、阁贤阁叭(今吉首市矮寨镇及大兴小兴);欧姓最后从常德迁来,定居于官上坪(今凤凰县千工坪镇官上坪),一支迁往山乞高卡(今凤凰县吉信镇高山村)。

4、“代灌”为石姓与廖姓,即尧舜时期驩兜部落后裔。“代灌”贤家、巴飘两兄弟,祖居地在板拔板栗(凤凰县原米良乡夯都),因缺水,兄发现水井不告知弟,弟贤家生气奔走山下,迁居于吉灌(今凤凰县竿子坪镇廖家冲村),因接近汉族聚居区,叫做“灌扎”,后改为廖姓。兄巴飘移居叭仁(今禾库镇叭仁村),后来有一宗支迁居阁灌叭青(今花垣境内)。

5、“代边”为隆姓与唐姓,祖居地:先祖“养丙”定居首云、洞脚,“养管”住在阳管、大田(今竿子坪镇阳光村、大田村,“老苟老贵”住在拉务举桶(今竿子坪镇拉务村、盘瓠村)。

6、“代刊”为杨姓与秧姓,祖居地:姜阳姜节、中禾刊别(今吉首市寨阳乡寨阳村等)。

7、“代来”为李姓与彭姓,祖居地:道水(今贵州省松桃县世昌乡道水村),一支迁居标山(松桃县盘石镇盘石村),一支迁往板东(松桃县盘石镇黄连村);彭姓定居于凤凰县千工坪镇马屎屯。

8、“代陇”,(乾嘉苗民起义史料多处写为陇姓)今统写龙姓,祖居地:科茸叭苟(今凤凰县腊尔山镇科茸村、叭苟村)。

八大支系中,最大的支系是龙姓“代芈”,湘西苗族《查爸查妈》述道:“阿剖刚郎芈(即祖公姓芈,名刚郎),五十五岁才‘欧说欧行’(学声学音),六十六岁才‘欧天欧当’(学岩工铁工),七十七岁才‘就穿宗代挑偶’(娶妻生子)”生了十二个儿子,为龙姓的十二个宗支,即:代芈、让侬;代流、代僚;代免、代拜;吾斗、大倍;代召、租欧;补安、几依。

其祖居地分别为:“代芈”定居追增科甲,“让侬”定居斗怪、所德,乌巢、大马(今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村、乌巢河及山江镇大马村);“代流代僚”定居两林、禾当(今凤凰县两林乡两林村、禾当村);“代免代拜”定居帮农夯拜(今吉首市寨阳乡排乃村);“吾斗大本”定居今花垣县雅酉镇五斗村、补抽乡大本村;“补安几依”定居蓼皋、马全(蓼皋即贵州省松桃县城苗语名称),“代召租欧”定居当造、康金(今松桃县盘石镇当造村、长坪乡康金村)。以祖公刚郎芈所繁衍的十二个宗支,是苗族八大支系中,人口最多,祖居地分布最广的支系,改汉姓全部为龙姓。如今八大支系中,“代芈”(及十二宗支)全为龙姓,而隆姓“代边”存在写为龙姓的状况,按苗姓名称区分,“代芈及十二宗支”与“代边”是分为两大支系的。

综上所述,苗族迁到湘西以支系及宗支择地开村立寨,当时人口不是太多,但也不是很少,否则祖居地就不会分布较广。以此推论,苗族避秦时之乱迁居湘黔边境已有多年历史。

八大支系人口繁衍增多之后,一部分人群又从祖居迁出,另行择地开村立寨。湘西苗族《查爸查妈》没有述及定居于保靖县吕洞山周边、古丈县龙鼻河沿线苗族定居地,应为从祖居迁出,另行择地开村立寨之类。

四、湘西苗区是发掘楚文化的宝库

值得今人对古代华夏族姓氏探讨的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皆称楚国先君为芈姓,这个称雄南方的楚王室大家族被秦灭国后,也应有一部分成员或宗支沦为庶民之后仍保留芈姓。宋代儒者编写的《百家姓》,收录了个姓氏中竟无芈姓,楚国芈姓王室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呢?一是《百家姓》编写的是汉族姓氏,楚王室芈姓为苗族姓氏,不收录进汉族姓氏《百家姓》之内。

二是战国末期,楚国郢都被秦国攻陷之后,楚国芈姓王室迁都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境内),在被秦国所灭之后,其后裔隐姓埋名,一部分人以先君名字为姓氏,改为“熊”姓;一部分人以“三苗”族称改姓氏为“苗”姓。三是以楚之先君芈鬻熊、熊绎为先祖,已沦为平民百姓及定居于楚国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则为避秦时之乱迁徒到湘黔边境,在元末或明初,受汉族文化影响,也将姓氏改用汉姓,只有如今仍保留的苗姓“代芈”称呼,作为湘黔边境苗族与楚国王室寻根溯源的历史文化见证。

五、湘黔边境苗族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民族

东晋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并非虚构,而是记述避秦时之乱迁徒到湘黔边境的苗族原形。后人按《桃花源记》所述,在常德市桃源县塑造了桃花源,常德、桃源一带自古是官方必争之地,何能存在世外桃源民族呢?十多年前,吉首大学教授覃武陵等所著《湘西就是桃花源》,则重点论述酉水流域土家族是世外桃源民族,而现代,酉水中游里耶出现了秦简,其先民并非《桃花源记》所述“不知有秦,无论魏晋”之实情,酉水流域土家族并在晋代建立了世袭制土司政权,土司王有生杀予夺之大权,民众要向土司王服徭役纳赋税,何能论述为世外桃源民族呢?

避秦时之乱迁徒到湘黔边境苗族,长期处于有族属无君长,采取合鼓、合款组织形式进行自我管理,才是《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民族。清代所谓康乾盛世,仍然将湘西苗区腹地的苗族称为生苗,喻为王化之外的民族。说明了清代中叶以前的历史长河中,湘西苗族未受王化,内部也不设过土司或苗王,而是采取合鼓、合款组织形式进行自我管理,无兵卒、无徭役、无赋税,在人类各民族历史社会中,绝无仅有地独创了自己的文明。小户人家还发明创立邀会合作组织,则是当今社会经济合作组织的雏形。历史所称的湘西生苗,才真正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世外桃源民族群体的原形。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