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古村落王屋头村的前世今生

2024/10/16 来源:不详

公益中科 https://m-mip.39.net/pf/mipso_6359009.html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村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最能体现一个村庄的形象,文明程度和文化底蕴。我是一名90后出生在王屋头村,自幼喜爱历史文学,好探寻古迹,对于家乡王屋头村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记忆中村里的关帝庙、戏楼、曲剧团、翻龙桥、张氏祖茔、南山古柏等一些画面时常在梦中浮现,无形之中总有一种力量引导着想为家乡写点什么。常说国家有史,地方有志,一个村庄的文明和发展一定离不开历史和人文的传承。闲暇之余通过拜访村中老人,多方考古,搜集资料,现对王屋头村的一些历史故事和大家共同分享。由于年龄尚小对过去的事情了解甚少,写作水平有限,文章内容如有涉及村内其他家族姓氏之处,还望长辈们多多包涵。(王屋头村西入口)(家乡揽胜冬景)底蕴深厚的王屋头村(庙院大门)旧社会乡下村庄不像现代化科技发达有史记载,想要探寻一个村庄的历史古迹石碑考察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我便常用此方法,见那里有古碑都会上前去认真研究,刚好要想揭开王屋头村历史的面纱,就要走进现在村里的学校院(年以后学校并入岳庄小学)越过翻龙桥往北走50米向西看,便是原来的关帝庙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门楼,青砖瓦砾木质结构属于60年代的建筑仔细端详依然散发着那个年代的气息,历经风雨沧桑门楼仍不失威严,不知见证了多少人来人往。大门两侧各留有书写楹联的位置,但未曾书写内容,只待他日文人雅士留下墨宝。走进庙院但见一块石碑镶嵌在庙院的东厢房墙壁里,由于年代久远碑面布满灰土,幸运的是石碑被先辈们保护在了墙壁里面未曾被毁。(60年代村里修建水塘庙院还有部分石碑被垫水塘底部)随手抓一把青草往上擦拭以后字迹清晰可见,我便掏出纸笔抄录下来:“《皇清重修之关圣帝君庙碑记》近属直隶州郡东,距城百有余里,有乡王屋閗者是乡也。山踞其北,水绕其南,左右层峦,势若星拱,真佳境而可以为神所凭依者也……(乾隆十七年即公元年)《皇清重修之关圣帝君庙碑记》据碑文记载:“近属直隶州郡东,距城百有余里,有乡王屋閗者是乡也”。这里的直隶州是指陕州直隶州。北魏孝文帝太和11年(年),置陕州,陕州明朝时为河南府所辖散州,领本辖(明初省倚郭陕县入州)及灵宝、阌乡两县,清初承袭明制。雍正二年,陕州升为直隶州,仍领本辖及灵宝、阌乡两县,雍正十二年增领卢氏县,民国初废州为陕县。新中国成立初曾于陕县设陕州专区,专区撤销后陕县属洛阳专区,后析出三门峡市,现在三门峡市为河南地级市,陕县已经改设为三门峡市陕州区。清末年至解放前夕据村中老人介绍王屋头村素有“鸡鸣狗咬听三县”之称,这一时期王屋头村应归属过洛宁县管辖,陕州岳庄村、渑池县陈庄村、洛宁县贾沟村以及东边邻村竹园沟村(现叫泉水沟村)都是村村连接,每个村的鸡叫狗咬都能听得到,故才有“鸡叫狗咬听三县”之说。(王屋头村地理位置)王屋头村现属陕州区西李村乡陈家庄村一自然村,古称王五閗、王屋閗、因后人念串音现在叫王屋头。传说古时候现在的河滩自东到西都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天海里的两只大乌龟上岸喝水时偶遇天庭的五条龙也在此喝水,当时双方为争夺地盘大战于此,附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后来玉帝得知怜悯人间疾苦派天兵天将下凡降服点化二龟和五龙并分别镇压于此护佑一方水土。二龟现化身在王屋头村对面的石坡和贾沟村对面的西石沟西侧。五龙分别化身为下张村对面的山岭,岳庄村对面山岭,缺沟村对面的山岭,陈庄村对面山岭,王屋头对面山岭。王指的是乌龟,五指的是五龙,閗指相斗,后村民深受玉帝之恩在村里修建玉皇庙,王五閗村由此得来。(二龟化身处近景)(二龟化身处远景)(王屋头村对面五龙之一)村中现居住有张姓、刘姓、赵姓、李姓、郭姓,其中刘姓祖籍洛宁县河底镇牛头村,据村长老人讲述民国时期刘姓近三代祖先居住在王屋头村后沟的王咀上村的窑洞里,后由于地势偏僻不宜长住由村中亲戚张有杰的父亲张中堂向王屋头村的地主绅士说合后暂住在桥沟的窑洞里,解放后长居王屋头村庙后。赵姓祖籍东宋镇旧县村、李姓祖籍西李村乡南岩村、郭姓祖籍东宋镇宅延村。其中张姓世居王屋头村现大约有人口。据村东头张龙治家门口大坟中龙飞嘉庆十六年三月(即公元年3月)皇清始祖魁元张公大人合葬墓碑文记载:“张氏祖茔碑记,我氏祖居王屋头,世系以前茫无可考,予不敢妄序。自公讳高文,字魁元,生三子,长全忠、次全孝、各生二子,三子俱乏嗣,名失传。一子九州生四子,名百千、百万、百贯、百通、长幼失传,宗派失确有据……”文中显示的我氏祖居王屋头世系以前茫无可考,得知在嘉庆时期张姓已在居住多年且茫无可考,也就是几百年来具体是从那里迁移而来的不得而知。张姓族人也常自称是百千、百万、百贯、百通的后裔,近年来村中张姓族人深知续家谱乃族中大事,不至于百年之后再出现茫无可考的憾事,都有望家谱再续之,但由于历年久远、上下断档、战火纷飞、再加上文革时期破四旧运动,村中石碑被毁、族中族谱、轴字被焚、祖坟被平,无据可考导致现在续谱工作难度较大。年5月26日我邀请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专家张红歌老师、张龙涛老师,会同大明村张姓户首、族谱管理者、族长、陕西省大荔县雁羗村(今东埝桥村)始祖张载后裔仲武公后人张志强老师等到我村考察是否和大明张姓如出一祖,到村后在张姓族人张宗民、张念龙、张治龙的陪同下对村东头大坟的石碑深挖考察,但一句“世系以前茫无可考,予不敢妄序”让考察工作陷入被动。但大家并不灰心,后又辗转庙西《皇清重修之关圣帝君庙碑记》查得碑上功德主有大明村张姓第十世失续国字辈人员3人,有张国义、张国礼、张国太,但是否有渊源还有待考证。(王屋头村东龙治家门口大坟中的张氏祖茔碑记)为再现家乡“层恋星拱,翠柏迎宾”胜景,年3月16日,经王屋头村众乡贤商议决定后登上小南坪植树。在40年前被盗的老柏树原址处和上50米大石头处各栽柏树一棵。树苗车绕行洛宁县宅延村,从林场抬下。张景恩(70岁),张年超(66岁),张松安(66岁),张宗智(54岁)等参加植树活动。(年3月14日张宗智、张宗民、张连文、张龙甫等再次登上小南坪植树)旧社会王屋头村经常饱受战乱和刀客的光临,乡亲们常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情,但先辈们都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繁衍至今约多口人,先辈功德泽被千秋,后世子孙应当铭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惠及全村,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家家有余粮、户户得温饱,生活水平明显上升。饮水思源不忘先祖创业之难,度过了艰苦岁月乡亲们更加懂得新生活的来之不易,现今的王屋头村风景优美、山清水秀、人才辈出、民风淳朴,东西两队村民在村干部李刚钻同志等人的带领下正为实现全民小康和全面脱贫而努力奋斗。讲述:张先杰、郭来选指导:张宗智摄影:张志毅编辑:张志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