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是哪里吗俗称五十丈,又名小西湖,明

2024/9/11 来源:不详

温州三十六坊九曲斜川水,分流到海滨。金钗河上月,留照浣纱人。这首清人朱彝尊(-)的诗,描写了温州城西九山河槪况,其中的浣纱人和金钗河,均与其相关。上周五,三十六坊君在推文中提到,九山河曾为居民抗旱起到极大作用,不少读者留言回忆当年大旱时节,他们沿着被晒干的河床,到深潭挑水的往事。九山河原为古城西护城河,城墙(今为九山路)将之分为内外河。内河最东南端是浣纱潭,得名来自朱氏诗中的“浣纱人”,后改名为落霞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九山河九山河道最宽处一百三十二米,最窄处仅十余米;外河南起清明桥,往北经粗康桥过勤奋闸流入瓯江。在民国二十二年温州人黄聘珍绘制的温州城区图上,这里曾称小西湖,曾是风光旖旎之处,因十景而著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山河畔还是数代人的恋爱圣地。河通五行之水,遇潦不溢逢旱不涸地理专家认为,九山河是个海迹河,自晋代以来几无变动。水面狭长,从东南到西北,有落霞潭、九山河、乐湖等水域相连,民间俗称“五十丈”,县志上还有两个雅致“学名”:蜃川和斜川。蜃,一说为“水龙”。古代温州,以“蜃”来命名的除蜃川,还有蜃江(瓯江)和蜃海(瓯海)。黄聘珍绘制的古城地图九山河迤逦在松台山和郭公山之间,北面原可通江。被称作蜃川可能因形似卧龙“守护”古城西垣,寄托百姓的美好愿望。至于斜川,应该取名自河流的地理方位(西北东南走向)。据说东晋太宁元年()温州建城时,堪舆大家郭璞曾参与规划。他提出城垣“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则“遇潦不溢,逢旱不涸”。九山示意图“五斗之山”指城垣所跨的郭公山、松台山、积谷山、华盖山、海坦山;“五行之水”指东面的伏龟潭、南面的大雁池、北面的潦波潭、中央的冰壶潭、西面的浣纱潭。明《弘治府志》有“……横贯而南,抵积谷山下及伏龟潭,为府城东里濠”。今人认为伏龟潭即碧波潭,也称为春草池、谢池。“东濠又东出……过瓦子前后巷桥河(俗名金钗河),东汇于镇海门内,与潦波潭通”。大雁池则在今王木亭西南,浣纱潭就是如今的落霞潭。冰壶潭有人认为是放生池,潦波潭则不明所在。落霞潭畔浣纱人关于浣纱潭的来历,相传与晋代住在潭边的一女子有关。她勤于纺织,夜里在潭边浣纱,早晨时织布已成,人称鸡鸣布。温州历史上的“鸡鸣布”因细白而显名。据说原来潭边还有一个浣纱坊,现已不存。西接新河,连通七十二水巷五代(-)时,温州为吴越王钱镠辖区。有僧人名德伦,引城西南幞头河之水,新开南北走向河流,西接九山河,贯通两边水巷,以此形成城西稠密水网。幞头河位于孝廉坊,也就是如今的黄府巷一带。古城水巷通舟楫这条新开河流后又经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子、南宋温州知州韩彦直的疏浚,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虽远坊曲巷,皆有轻舟至其下”。新河一带因此成了当时温州最热闹的场所,俗称“新河七十二条水巷”,与北宋温州知州楊蟠规划的古城三十六坊相应,真有“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的江南水城景色。温州水乡到明代,信国公汤和来温州看到城区河道淤积于兵事不利,同时也为改善百姓生活环境,就下令疏通包括新河在内的部分城内河道。为纪念信国公,新河被改称为信河。这时的九山河一带,已是著名风景区,从西南到西北共有十大风景点,即浣纱潭、放生池、乐湖、荷花湾、西溆、庙湾、绮川、虹桥、汇津,还有一处“渔郎洞”。因水清景美,文人墨客纷纷筑园傍河居住,留下许多诗篇。清初,信河、九山河仍与瓯江相通,所以朱彝尊诗有斜川“分流到海滨“之句,往后通江一段逐渐淤塞。曾是恋爱圣地,约会暗号踏“番鸭”放生池穿窦妇桥与九山河相通因温州古城人烟稠密,民房相接,常受火灾祸害。因此,提高消防能力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晚近以来,城区常在每年金秋十月,于九山河畔举行“水龙会”。所谓水龙会,大抵就是消防喷水比赛。各地“消防员“上阵比试谁家水龙喷得最高最远。为表示隆重,比赛胜出者,回去时披红戴彩敲锣打鼓,十分荣光。“九山河畔水龙会,锣鼓喧天旗帜摇。喷势竞争谁第一,归来胜利彩绡飘”。因此,愿意参加水龙会的壮丁不少。但这种喷水比赛也不仅仅靠一身蛮力即可,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老温州还为某些人留下一句俗语叫“九山水龙会,大蒙排头个“。温州城区水龙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由恋爱之风兴起,九山河畔因景色清幽,距城区不远,深受恋爱男女青年喜爱,成了约会“圣地“。“九山公路边,白玉瓯儿开,一双双一对对,男女在恋爱。”好事者为此还编了顺口溜,方言夹带普通话,读起来貌似还挺顺口。九山河边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白玉瓯儿”是老温州称呼栀子花的别名。该花每年四五月绽放,洁白如玉,貌似酒瓯,花香浓烈持久。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山河畔的栀子花木才被樟树等乔木所替代。说到九山河,不得不提一种被温州人称作“番鸭船”的水上游船。这种游船形如“番鸭”,可脚踩划桨,流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据说一小时租金不菲,但情侣们乐在其中,争相前来游玩,有人甚至不惜花费半个来月的工资。于是“九山河,踏番鸭”成了情侣间约会的“暗号”,也成了一代人的记忆。参考资料:《温州地理论丛》作者朱烈温州文献丛书明《弘治府志》王瓒蔡芳编纂胡珠生校注部分图片来源《温州老照片》(-)李震黄瑞庚编编辑陈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