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师普遍认为,城里学生没有农村学生
2025/1/21 来源:不详刘军连讲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675193886405345&wfr=spider&for=pc
文/小琦说教育
“中考”是农村学生的一次机会,利用好这次机会与城市学生来到同一起跑线,随时可能弯道超车。
中考是学生时期第一场大型考试,这一次分流部分学生被分流至职高技校,尤其是农村学生一大半都往低处流了,在这条升学之路上被淘汰。
但是成功往上走的学生,会一天比一天好,到了高中自身优势显现出来,甚至比城市学生更有潜力。
到了高中,城里学生没有农村学生“后劲足”?中考过后,考上普高的农村学生,跟城市学生来到同一起跑线上,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教室学习。
在普遍认知里,农村学生一定比不上城市孩子,成绩、生活、性格各个方面的差异,甚至会让农村学生产生自卑。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恰好相反,尤其是在学习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办公室所有老师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无外乎就是学生的成绩,一个非常奇怪的结论,格外引起注意。
办公室内的老师普遍认为:“到了高中,城里的学生没有农村后劲足。”
一个班有中考分的学生,也有中考分的学生,分以上大多数是城里学生,以下多是农村学生,从分数来看,前者在学习上肯定比后者有优势。
但是一段时间后,城里学生却越学越费劲,反而是农村学生后来居上。
这让高中老师感到很费解,拥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给出理由,很是充分让人无力反驳。
到了高中,城里学生没有农村孩子后劲足的原因理由一:城里学生成绩是靠补课补上来的
城里的家长学习意识更强,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平时也会监管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城里学生自然很努力。
反之,农村家长都是放养状态,学生凭自身本事去学,能考上高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都很不错。
这种状态延续到高中,高中知识变得复杂多变,城市学生再去靠父母牵着往前走,强制着学习,已经无法出成绩了,反而是农村学生考上高中的足够自律,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
理由二:农村初中升学率低,差生都被pass了
普高给到各个初中的指标不同,农村初中的指标少,名额少,考上普高的人是有限的,能考上的都是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好、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那些差生已经在这场考试中被淘汰了。
城里初中指标多,名额多,6成以上的学生都能上普高,鱼龙混杂,自然存在一些“差生”,到了高中原形毕露。
理由三:城里学生总成绩好,农村学生理化优势明显
虽然农村和城市经济差距越来越小了,但是教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环境造就时事,城市里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基础更牢固,各科成绩普遍都比较好,尤其是英语和语文这两个语言类学科,是需要一定文化底蕴才能学好的。
农村学生这两科成绩普遍拖后腿,理化成绩好,有一定的天赋,城市孩子则是综合成绩更强,各科都很平均。
到了高中后,农村学生理化优势更加明显,在老师眼中也就感觉可培养可发展,显得后劲比较足。
最终高考考上名校的,还是以城市学生为主老教师给出的以上三个理由还是非常充分的,看过后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在老师眼中,城里学生没有农村学生后劲足了。
但在大范围内,农村学生显得后劲足,考上本科或者是一本的人更多;
个体来看,最终高考考上名校的学生,还是以城市学生为主。
就拿我国最高等级学府清华来说,年名新生中,人是农村学生,其中人是通过专项计划特招进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来,考名校还是以城市学生为主。
这是因为高考考得就是基础,且想考名校就需要综合实力强,清华分数线分,需要三大主科都在分以上,其余三个选科总分在分以上,不允许有任何一科瘸腿。
这时综合实力强,没有偏科现象的城市学霸,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而语文和英语弱势的农村学生,就很难考出来。
农村学生要想考名校,小学和初中就要打好语文、英语两个语言类学科的基础,多阅读、多背诵、多积累语感。
今日话题:
你认可“到了高中,城里学生普遍没有农村学生后劲足”的说法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