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宅院旺苍县万家乡赵家大院隐逸在米仓山
2023/9/21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曾为志蒲守国文/图从旺苍县城溯东河北上,经离妻岩、鹿渡坝、苍王峡至龙潭子,来到旺苍县境最北端的万家乡。万家乡东接旺苍县鼓城、盐河二乡,南连天星乡,西邻广元市朝天区李家乡,北与陕西宁强县毛坝河镇接壤,素有“山美景幽,峰奇石怪,水秀泉灵”之称。清乾隆进士张问陶《宁羌州》一诗中写道:“乱峰犹簇拥,数亩忽纵横。”道出了此地连绵浑厚、沃野俊逸的独特人文地理。赵家大院俯瞰图。在这钟灵毓秀的山环水抱中,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大宅院隐逸其间。因修建该院的主人为清道光年间陕西宁羌州(州治在今陕西宁强县)吏员赵国清,故人们称呼其为赵家大院。如今,赵家大院被确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紧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区,通往景区的道路从大宅门口经过,若修缮保护,不失为一道向游客展示川东北民居民俗的窗口。赵氏家族迁徙史:清初移民,由楚入川再入陕,后又入川“古殿赵氏福禄岩分支祠堂碑文”记载:“赵氏乃颛皇之裔……原籍楚麻城……后及祖讳兴禹,号三友,原配侯君,于有明洪武初,始由楚入川,插占邑之古殿(今旺苍县黄洋镇)。生子有四,其弟四房,则远徙成都青石桥。惟三祖之后,世处黄洋,五世至玉甫祖,始迁旺苍,继居银杏、福禄、罐子。顾由前而论,择占各有其所,而由后而论,分迁又不一其地。”该碑落款刻有“职员赵国清”,说明其同属一支。万家乡赵氏后裔介绍,其先祖于清初从湖北麻城迁往四川南部县,与古殿的赵氏同宗,分支于湖北。康熙末,本支迁往南部县的赵氏中,有一个裔孙进入宁羌州,官衔为“宁羌州正堂加五级纪録十次”。官职后面加“级”“纪録”,是清朝的议叙制度,均注册在案,作为官员奖惩升降的依据。明末至清初,宁羌州作为战略要塞,屡受兵燹洗劫,破败荒凉。后来,清军与王屏藩在广元、汉中一带数年的拉锯式交战,让此地受损更为严重。康熙11年(),王士祯入川,在《蜀道驿程记》中称:“(闰七月)十三日……次宁羌州。州在乱山中,无城堞……明末流寇小红狼(张献忠军事力量之一股)据之……自宁羌至此,荒残凋瘵之状,不忍睹。”“至宁羌州,入北门,四郭皆荒草,缚柴为城门,刺史与城隍同衙。”直到康熙33年(),朝廷实施移民填川后,宁羌州及相邻的广元人口渐多,慢慢恢复生机。时“州东一百九十里,与川省东北界毗连。崇山深谷中,多未辟……坝州东南八十里由关口、文家坪、漫山坪与广元东界毗连,山径一线、四面老林,最为幽峻”(《道光续修宁羌州志》卷一)。后来,赵知州有一个叫赵聪(字发扬)的子孙,离开羊鹿坪(宁羌州驻地),另谋安身之所。生性要强的赵聪顶着毛坝河的凛冽寒风,穿过荒凉的林海荆棘,沿河一路南行,探寻落业。几经辗转,赵聪在川陕交界一个叫做蒿坝沟的地方,葺户垦荒,插占落业。赵聪娶妻生子,生3男。次子赵天学、三子赵天才,均迁居毛坝河;只有长男赵天如随父留居。后来,赵天如又与父亲一起,从蒿坝沟迁居到龚家沟(今旺苍县万家乡民主村),一边垦殖荒地、春播秋收,农闲之余,广采山林间丝耳(野生木耳),到毛坝河、广元等地贩卖;一边开办造纸厂。农、工、商三管齐下,赵家迅速积累财富。由于赵聪父子始终保持着善言信行、雍睦四邻的良好品德,还常常接济穷人,怜孤恤贫,因此在新居地声望渐高,颇受邻里敬重。《赵氏族谱》记载,乾隆11年(),赵天如喜得贵子,取名赵良佐。乾隆60年(),年过半百的赵良佐考中恩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然而却无缘功名,只能志在守成创业。其间,赵良佐生二子:赵国玺、赵国清。赵国清生于乾隆43年()二月。赵良佐获取功名时,赵国清已届壮年,做了宁羌州吏员。赵良佐与赵国玺广置良田,先后购买了龚家沟、白果树和唐家地的大片上等土地。族谱记载,赵国玺膝下无子,尽管如此,赵氏父子3人很快成就富甲一方的鼎盛之家,名噪川陕。不久,赵国玺病殁,赵良佐难禁老来丧子之痛,暮年凄切。正当中年的赵国清,即使在官场混得顺风顺水,但孝道当先,也只能辞退公务,返乡养亲,以尽人伦。在这期间,赵国清于道光初年修建了留存至今的赵家大院,还为嫂子侯氏建造了贞节牌坊。由于牌坊高大雄伟,有人担心压了地脉风水,央求赵良佐取消竖立。赵氏父子采纳了建议。精雕细琢的牌坊,至今仍被散放在荒草丛生的阡陌中。道光24年()二月,赵家大院落成,赵国清已65岁,宁羌州正堂(知州)、广元县知县分别送来“惟德是辅”、“德绍香山”的镏金贺匾。宁羌州所赠“惟德是辅”,究竟是取“天命糜常,惟德是辅”之意忧患时弊,还是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赞誉赵宅?今人莫衷一是。广元知县所赠“德绍香山”,在当时显得讲政治和讲文化。乾隆帝对白居易极为推崇,认为他“实具经世之才”,并倡导所有官员都应以白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为座右铭。至于寿匾“南极星辉”,或许是赵国清的好友同期所赠。据族谱记载,赵国清生在二月初四,牌匾落款也在二月,可以想见,当时是怎样的一场盛会。天地有道而通,家世孝悌相传,克绳祖武,造福子孙。这是赵家大院透露出的建筑文化精髓。赵国清殁后,后人在其碑中对其两位妻子闵氏、蓝氏均以“淑慎孺人”称呼。而对他,却称“醇谨乡耆”,“乃西陵堡第一富厚人家,赵氏巨族……”所竖墓碑高大宏伟,制作精良,现位于白果树赵氏坟园。赵国清共生3子:赵占元、赵建元、赵吉元。其后人丁兴旺,据统计,赵国清一支后人,现已超过人,分迁多地居住。赵家大院的建筑:雕刻有着极高艺术造诣,如今仅四合院完好唐家地(今万家乡西陵村),与龚家沟同属西陵堡。赵国清曾在唐家地开办碗厂、木耳场等,故此处又被称为赵家厂,一直沿用至今。虽海拔高近千米,属于高寒的旺苍北部山区,但这里四季分明的旖旎风光、祥云缭绕的毓秀钟灵之气,着实令人神往,颇具人居之要。赵家大院的选址,在万家乡西陵村一组梁家山脚下一块平坦处,大院坐西北而向东南。背靠弯月形的梁家山,山梁垂下5道小山脊,脊脉均归于赵家院子所在的山间凹地,藏风聚气,民间称为五马奔槽,即呈奔腾状的五山汇聚一处;左右呈对称各分布一圆形小山包,恰似一张太师椅。大院坐落处被称为燕儿落穴,风水极佳,寓意主人财源广聚。大院前面最近处,还微露起一道浅浅的“一字梁”。当地俗话说:“伸手摸得案,子孙不短欠。”赵国清不占据这道浅梁,自有他的用意:一是浅梁如坛,他用作练武场,取登坛拜将之意;二是其紧挨居住中堂,怀“皇恩浩荡、瞻天恋阙”之志;三是讲究外洋宽阔,蓄可养千军万马之势。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遮挡住前面的龙潭子大峡谷的深沟遐豁,画地成屏。可见,当年在此造屋,主人是颇费了一番思量。大院除现在尽收眼底的四合院外,两侧还各残留一座天井。原建筑左为书房,右建花园,前天井为外堂。可惜的是,3处建筑早已被毁,只留下这可见一斑的华丽中堂。循着张挂于门楣的“南极星辉”横匾,推开漆迹斑驳的双扇大门,四合院里天井、甬道,舒缓的台阶以及阶沿墙体上精美的石雕、挺拔的柏水柱、高大的内堂大门、卷棚、窗棂、画壁一一缤纷呈现眼前。整个天井用本地特有的龙骨石镶铺,中间甬道尽头,五级台阶直通堂屋。天井暗含道家元素,从龙骨石颜色可见一斑。上阶沿的石梯外侧护栏石壁,左为青蓝色,右为赤褐色;五级台阶,上端四级为青蓝色,底级为赤褐色;甬道左边为青蓝色,右边为赤褐色。其寓意,表达了“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清轻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者下凝者为地”的思想。就连大院排水系统的出水口,也采用了蚣蝮造型。正房建在高1.2米的台阶上,面阔5间,通宽24.5米,通高6.6米,全屋穿斗结构,正脊砖砌灰塑,嵌以青花瓷片,两端饰飞檐翘尾。正房门上至今悬挂“惟德是辅”、“德绍香山”两块镏金牌匾。堂屋正中有一神龛,四脚为狮头造型,神龛后墙上绘有壁画。神龛巍巍,香火缭绕,昭穆排序,祖德流芳。堂屋两侧,整齐地对称着4扇镂空雕花木窗,构思独特,线条明畅,连接精细。中间镶嵌着喜上眉(梅)梢、凤穿牡丹等图案;窗棂下端,是16幅浮雕图案,如蒙童有吉、黉门试秀、三元报喜、走马上任,表达房主人修齐治平的志向;严子陵垂钓、朱买臣负薪、大舜历山躬耕、苏秦悬梁刺股,乃是渔樵耕读的寓意。在传统社会里,渔樵耕读不仅是人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被官场用来表达隐退后的生活,以示闲适与洒脱。还有8幅木雕,多取材于《文昌帝君阴鸷文》图案,点缀其间,互补映照。窗棂意象、木雕图案、彩绘壁画组合成一帧帧绝妙的画壁。磉墩门口柱下磉墩,是用本地出产的龙骨石雕刻,质地坚硬、雕刻精美。赵氏族人介绍,原先在阶沿上方坨墩,还对应地雕刻了天仙送子和韩湘子渡妻两尊木塑,可惜被人盗走。阶沿廊道上端,是牛肋纹卷棚天花顶。阶沿下的墙体上,又是4幅石雕:麒麟拜寿、天鹅振翅、野鹿衔花、游龙戏水。廊道尽头,各有一座扶梯,可以缓步登临走马转角楼上的两侧厢房。厢房分两层,上层琼栏各是一溜儿雕花,如两道长长画廊。琼栏与厢房连接一体。五子登科雕刻中部,悬挂5幅五子登科木雕:图案中,除窦燕山的仪、俨、侃、偁、僖五子相继及第外,还有黄汝楫五子开、闶、阁、訚、闻皆登科,李元章五子裕、彬、珪、佐、润联翩登第,墨庄夫人刘陈氏之五子、贵州黄平名门王氏一族五子中榜。5幅精雕,透析出赵氏父子对科举的强烈渴望及望子成龙的殷殷期盼。走马楼直通入口处的门厅,门厅分上下两层。上层既是戏楼,又可用于接待宾客、商谈议事。在此楼回瞻主居,越过原先置放在阶沿的屏风,可洞观主堂的恢弘、庄重。两侧廊庑如同两翼,拱笏着大院。那一份完美的尊贵和庄严,足以让主人平添荡胸生层云的成就感。高楼画栏耀人眼,直曲步廊几折回。戏楼下,就是如今悬挂着“南极星辉”寿匾的大院门。整个院落的雕刻,无论是木雕,还是石雕,都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川东北明清时代的雕塑大成。武松打虎雕刻曾为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蒲守国,旺苍县大两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