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文化12龙门塔

2023/12/4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龙门塔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黄伟芬/文詹程开/音频林云龙黄伟芬/摄一毛一鹭决定给九千岁魏忠贤建生祠时,还是忘了成言台,忘了他的堂兄弟毛一瓒写的《成言台记》。他不会不知道成言台,不会不知道成言二字。成言台,就是龙门塔,和毛一鹭的老家毛家村虽不在同一都,但也不算特别远。作为后辈,毛一鹭知道那个建塔人余四山的故事。当他走过、想起龙门塔时,可能也仿佛听到余四山的叹息,但一念及自己的乌纱帽,看看身上的官袍补服,摇摇头,把那声叹息那正直清白做人的告诫摇落到了尘土里。忘了龙门塔的毛一鹭,在史册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张溥大名鼎鼎的《五人墓碑记》中,五位反对阉党的义士就是被毛一鹭所杀。隔了数百年风雨,龙门塔老了。它依然伫立在淳安汾口龙门村,保持了最初的形状,只是已经不见塔刹,留下一丛丛植物盘踞在塔顶。条石砌筑而成的塔基依然牢固,须弥座简单的纹饰线条被岁月浸染得愈加柔和。二今天,哪怕村里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龙门塔的来历,但那个关于报恩的故事却口口相传。故事发生在明朝。相传当地人余四山在云南任职期间,曾在狱中救下一个喊冤的少年。之后余四山辞官回乡,而少年却在书山书海里奋发,直至金榜题名。少年对救命恩人念念不忘,直奔遂安而来,要找寻恩人。不负有心人,当少年与余四山四目相对的刹那,两个人的思绪一起回到那个逃离和重生的夜晚,交错的目光中,余四山是欣慰的,少年是感激的。为了感念恩人,少年在龙耳山麓建起高塔。如今,九十多岁的老人坐在村口的藤椅上,摇曳在斑驳的阳光下,凭借流淌着的细碎记忆,我们能够就此拼出一个美好的故事。他记忆中的龙门塔,塔刹依旧,沿着楼梯盘旋而上,顶层有系着铁链的木头桩子大钟,一摇一晃,沉闷、庄严的钟声会在村庄的上空彻响。龙门塔西面不远处,有余四山墓。尽管碑文脱落,石柱子石栏上长满了藤蔓青苔,墓前的石马石羊石虎,和古塔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看护着余氏一族子孙的兴旺发达。一个可能更接近真实的故事,说建塔与造墓有关。据传,余四山生前为自己建寿域,选中了龙耳山下这块宝地,坟墓建好后,他仍感美中不足,缺少高耸气势,于是就建了龙门塔。村里的老人说,以前龙门塔的前面还有一座福谦庵,供奉着如来和十八罗汉,一场大火,庵堂化成了灰烬,只留下古墓古塔不远不近地相守相望。三故事里的余四山,真有其人。走进历史,余四山头戴乌纱帽、身穿官袍的画像上有着一张方正的脸,颏下是一绺修剪齐整的胡子。乾贞是他的名字,四山是他的俗名。余四山的家族,那可是淳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萝蔓余氏,就如萝蔓二字所预示的,余氏家族如老藤绕树,繁衍得枝繁叶茂。如今汾口镇赤川口村的余氏家厅中,还高悬着一块块进士匾额,昭示着家族曾经的显赫发达,其中,就有余四山的故事。在族人和后人心里,他的故事定是口口相传的荣耀。他和先祖,都曾做了御史,他和哥哥,一中进士一中举人,如今我们能知道遂安诸多往事,也离不开他们兄弟——余乾亨、余乾贞参与修纂了明万历年间的县志。修志不易,守一盏油灯,熬一份孤寂,执一管素笔,写下书页中的一行行墨字。这样的余四山,必定是敬畏文字的,那是他的家族带给他的潜移默化。所以,在任云南道御史时,他做出上疏朝廷建议王守仁从祀孔庙,与朱熹等同享祭祀这一举动,也不足为奇了。从祀孔庙在当时是一件肃穆大事,王守仁的心学虽然影响广泛,但正统学术思想对此的接受度若即若离,王守仁是否从祀孔庙一事历时数十年,曾几度掀起风潮。余四山的上疏,恰是他一个读书人的本色,遵循内心,秉笔直书。他挑灯落笔时,想必也想到了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想必也坚信自己正在写的这道奏折是最好的知行合一的致良知。四有人建华屋,有人建牌坊,余四山选择了建塔。这座龙门塔,落成之初叫成言台。何时变成了后来的称呼已不得而知,但取名成言台所赋予的涵义,从清光绪年间《遂安萝蔓余氏族谱》收录的毛一瓒所撰的《成言台记》中,可窥得一二。成言,有订约、成议之意,而在《易经》中,又寓意着万物生成变化,有因有规律可寻,万物有始有终,终即是始,止即是起,静即是动。余四山仿佛在借此告诫后人,要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动静结合,进退有序。建塔的另一层意思是显然的,“炳郁人文”。对赤川口一带的村民们来说,塔的存在,始终激励着后来年轻的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坐在一盏盏油灯下苦读。后来者,没有辜负龙门塔,他们平静地守着书桌,也平静地守着做人的道理。高堂家庙的香火会在几百年间消逝,土地不会,即使滋养的土地会更迭。龙门塔的方圆,光是百年间,就经历过蜕变。现在能够慢行的小径,几十年前是稻田,是玉米地,也许还长出过红薯。墓前的小广场是铺开的油菜籽,龙门塔跟前,晾晒着豆角,菜地里茄子正在开花,玉米冒出了须,豌豆藤攀附好了竹竿。如今的龙门塔,已掩不了烟火气,它在人间。走下古塔,短短几十米开外,能听见的是谁家厨房传出“刺啦”油锅起的声响。听闻古塔几十米开外就是曾经的龙门老街,不过硬化的水泥路面,高高低低的脚手架已经掩盖了从脚下走向江西、安徽的青石板路,只有长满小小蕨类植物的石头台阶,依稀还有一些过去的影子。上了年岁的阿太,用我听不太懂的方言,讲述这里繁华过,丝绸、米面,一个个词语中,我仿佛能看见,络绎不绝的客商、路人从门前走过,走过大山的这头和那头。只是不晓得,为了生活奔波的他们,有没有在通向龙门塔的路口,拐个弯,走上三十米,瞧一瞧俯视着芸芸众生的宝刹。●读散文知新安历史绵延,塔不孤独。一座琅琯塔,坐落在琅琯岭上,相传为伍子胥逃避追杀后,为恩人而建。年7月1日在暴风雨中倒塌。古遂安城曾有很多古塔,大多修建于明朝,有为保一方安宁的神山塔,有象征千祥云集、彰显官家气派的祥云塔,有大家族为了保障地方安宁、子孙发达修建的凤山塔、青山塔、奎文塔……可惜,如今仅存龙门塔和中洲的雁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