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乡有稻和谐之道走进中国重要农业
2024/5/29 来源:不详隆安位于广西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有着“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那”是壮语,意为水田、稻田,“那文化”就是壮族的稻作文化。底蕴深厚的隆安“那文化”,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称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年,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金秋时节的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陆强/摄
以稻为食万余年
在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屯的娅怀洞遗址,出土了距今年的稻属植硅体,这说明生活在隆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利用水稻的历史至少有年。
娅怀洞遗址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看上去普通,实则大有乾坤,其发现和研究入围了“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以及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那坡县感驮岩遗址炭化稻谷及大石铲等相应生产生活器具的发现,印证了—年前广西稻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水稻遗传学研究成果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年10月,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表题为《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的论文,提出了“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研究成果,这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是水稻的驯化起源地之一。隆安所处的右江流域是广西珠江流域的一部分。虽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但至今在隆安境内仍保存着完整的野生稻种群。据县植物保护站副站长甘文律介绍,野生稻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作为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种,它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价值。
近年来,隆安大力加强对“那文化”稻作农业系统的学术研究工作,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学者都先后前来考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外,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还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依潮水上下”的雒田生产方式,开辟了我国有相当耕作规模和完备灌溉系统的水稻田,对我国和世界的稻作农业文明产生了广泛影响。
春季育秧苗陈建倬/摄
数千年来,隆安先民以“那”为本,据“那”而作,凭“那”而居,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孕育出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一方稻田养一方人
悠久的稻作历史,深刻影响和塑造了隆安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价值观念。隆安县生活着壮、汉、苗、瑶等多个民族,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团结互助、和睦融洽,共同开发和建设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家园。隆安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众多。当地历史上的拦河坝、水渠等基本上都由附近村子的村民齐心协力共同修建,许多设施至今仍然灌溉着大片稻田。不仅是修建水利工程,与稻作生产有关的民间节庆活动贯穿四季,也将整个村子或几个村子的人们凝聚在一起。比如备耕阶段,农历二月初二大家一同祭祀土地神;播种阶段,四月初八的农具节上人们举行求雨仪式,进行农具和农产品等交易;田间管理阶段,每年六月初六芒那节(稻神祭),各地群众纷纷祭稻神、办百家宴;农历七月十八至二十娅王节期间,人们则一同祭祀娅王;收获阶段,九月十九尝新节,人们把新收割的稻谷制成米粉、糍粑等美食,祭奠祖灵、土地神和稻神,以感谢神灵保佑水稻生长丰收。“娅王”是壮语音译,意为女王或祖母王,被隆安以及田林等地区群众尊为稻神。娅王节期间人们一起唱歌祭祀娅王,唱词中蕴含着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村齐聚拢,众人崇奉师”“各地人都来,多村人都到”等唱词,表明很早以前相邻村庄的人们就共同参与祭祀活动。春耕插秧忙欧文琪/摄
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水稻成为一代代隆安人须臾不可或缺的口粮,也长久地影响了当地的历史人文生态。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汉光武帝遣马援远征交趾。马援每到一处都为郡县治城郭,挖渠灌溉,以利其民。稻田中的隆安乡村陆强/摄
据考证,为经略边疆、巩固边防,马援在班师回朝途中,把部分军人留驻当地屯垦戍边,与当地越人杂居、联姻,共同守护和建设这片土地。史称这些人为“马留人”或“马流人”,意为“马援留下之人”或随马援而来之人。结合当地族谱、碑文及相关史料、县志记载,可以确认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族将士早已通过联姻等方式,与本地各民族实现了血缘、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明清时期,南宁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许多来自湘、赣、闽、粤的商人及手工业者纷纷沿水路进入广西腹地讨生活、谋发展,其中就有不少人来到隆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红良打铁技艺的开创者林宽瑞,便是清道光年间(年前后)从外乡来到隆安的手艺人。因隆安稻作农业需要各种工具,林宽瑞从制作小件家庭生活用具发展到制造锄头、斧头、镰刀等。后来,在林宽瑞及其子孙的传授下,许多村民也都学会了这门手艺。红良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广西打铁第一村”。打铁业的发展,对改进当地农业生产工具、提高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的生产水平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除了林宽瑞等手工艺者之外,《隆安县志》中还记载了不少外地人因经商、做官、戍边而落户隆安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上世纪60年代,18名广东潮汕地区的耕种技术能手应邀到隆安各公社传授水稻栽培新技术,历时近4年,对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隆安,有着许多与“那”文化息息相关的习俗和技艺,其中就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隆安稻草龙”。隆安田野中的民俗活动——舞稻草龙何宏生/摄
稻草龙因水稻种植而生,是用稻草制成的龙。古时的隆安人从事水稻生产,常遇到禽兽抢食、旱涝灾害,便用稻草在田边扎成人或兽形以驱赶虫兽。出于对龙图腾的崇拜,人们用稻草扎成龙的形状,在田间舞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草龙由此产生。如今,稻草龙不仅出现在农历六月初六稻神祭的仪式上,也是农历五月十三庙会、春节民俗活动、“那”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的压轴节目之一。隆安的稻草龙至少已传承六代,估算有近年的历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人很早就形成了对中华龙文化的认同。(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杂志年第4期,略有删减)
来源:中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