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温泉水浓浓烟火气

2024/9/30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梅州日报」在兴宁市坭陂镇东南方,有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名唤汤一。始建于公元年左右,因王氏祖先从兴宁宁塘和山迁至该地落居而形成。此地坐落于丘陵地带,温泉众多,历史上亦取名汤湖乡,汤湖乡分为上汤湖、下汤湖两村,简称为上汤、下汤。后按次序排列,上汤改为汤一,下汤改为汤二。至今,村里人向外人介绍村子时仍习惯将村子称作“汤湖”。村里主要姓氏有王、余、黄三姓,其中王姓约占百分之八十。热气腾腾的温泉水、极具规模的古民居,在汤一,自然馈赠和客家文化相互交织,氤氲出绵延百年的烟火气。年,汤一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源头活水泡出滋味生活来一个水勺、一条毛巾、一双拖鞋、几件衣服……这是汤一村好多村民每天随身必备的。在汤一村与汤二村交界处,有两处泉眼,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涌出热气腾腾的泉水,泉水最高温度可达80多摄氏度。沿着村道,来到村里一处泉眼处,几条水管不断流出冒着热气的泉水。每天下午4时许,村民们便会提着各式各样的容器汇聚于此接温泉水,如圩日般热闹。多年来,这里的温泉水是当地村民沐浴、洗碗等生活用水的来源。“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泉眼,在村口处还有一个公共浴池。最初只是一个会冒热水的泉眼,水位并不高。后来村民们就把这些泉眼围起来,形成一个大水池,接着还搭起了简易的棚子。每天清晨和傍晚家家户户的男性就在这里洗澡,女性则到村中间的取水池取水回家洗澡。”今年68岁的村民王天奇带着记者来到公共浴池的不远处,向记者介绍道。下午5时,陆陆续续有村民提着毛巾、水桶、衣服等“洗浴套装”前往公共浴池,而在浴池上空,也能看到不断升腾起的水汽。在同样拥有温泉资源的邻村合湖村,前些年吸引了鸿源温泉生态园前来投资开发。投入运营后,有效带动了周边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为镇、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同样位于省道线旁边、拥有便利交通和丰富地热资源的汤一村,尽管尚未有大型企业的注资,但村民们也在思考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给自己创收。“泉眼处泉水是24小时不间断流出的,村民不接水的时候,就浪费了,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把这些泉水有效利用起来。”汤一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怀伟说道。据村里老人王振标介绍,汤一村地理位置就在省道旁,车流量大。20多年前,便有村民沿街开设了家庭式温泉浴场。靠着这份大自然的馈赠,不少村民增加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村里还是以种田为主,有条件有想法的村民也会开设浴场,主要是冬季来的游客比较多。”王振标笑着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有传统的温泉浴场外,还有一些村民把自家房屋重新翻修改建为民宿,打造集餐饮、住宿、温泉、疗养于一体的度假民宿,以此吸引游客前来。客家民居传统民俗历久新游走村中,清风习习,古老村庄静谧宜人。村里现存有20座传统民居,其中代表性民居2座,为荣秩第(后更名为“进士第”)和福公屋。进士第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进士第坐南向北,为三堂八横二围龙屋,此外加一横屋是6间书院,总面积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工整,是罕见的大型“棋盘形围龙屋”。“进士第始建于年,历经三代人,建了50年才完成。建筑宏伟,经常吸引团队或零散游客过来参观。”王天奇说道。走进进士第,除了感受客家围屋的整体之美,还可赏其细部。中堂主梁镏金浮雕,每根主梁两端枕着一对麒麟。保存基本完好,仍有人居住。同样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的福公屋,乃是王氏17世祖王升福落居汤一村时所建。占地面积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是三堂四横棋盘形围屋。一走近福公屋,抬头便能看到挂在大门上方的“武魁”牌匾。据悉,王升福十九世孙王载青在嘉庆年间夺得酉科第二十八名武举人,这块牌匾便是当时朝廷所赐。在福公屋中厅,则挂着一块“惠心任恤”匾额。相传,早年王升福开当铺,会沿宁江水路载大米到嘉应州出售。有一年嘉应州水灾,米价暴涨,王升福购买了两船优质大米准备赚大钱。可是,当他来到嘉应州看到灾民的惨状时,毅然将大米分发給灾民。嘉应州知府得知此事后,书赠王升福这块匾额。“村里聚会,有什么大活动我们仍然会聚集到福公屋。”王怀伟说。“村里的传统民居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所说的‘上老屋’‘下老屋’,去年我们便筹集多方资金对下老屋进行了修缮。”王天奇说道。除了古民居,村里也流传着众多民俗。如每年农历二月初四,王氏60岁以上男丁就要参加寿星团聚会。“热闹的时候,可以摆上30多张桌子。”王振标乐呵呵地说道。而各姓各围龙屋,在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日之间,便会选取一天作为赏灯之日。那日,每屋每家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此外,村里还有过农历二月十七的习俗。相传这天是王氏祖先蒙难日,因此,在二月十七日这天,村里的王氏后人便会用粘米做红粄作为节日食品。这种根植于人们生活的传统,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发展,在汤一村人的记忆中历久弥新。特色产业古村新貌有活力夜幕降临,汤一村光伏文化长廊亮起了灯,犹如白丝带沿着西沟南堤道路铺开,村民沿走廊或散步,或跳广场舞,成为一道休闲风景线。“现在很多村民每天晚上都会到村里的文体广场或者光伏长廊运动,生活既快乐又丰富。”王振标感叹,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外出村民回村的次数比以往增加了许多。在年以前,西沟河堤杂草丛生。如今,这里一改往日场景,不仅为村民照亮夜路,有一个遮阳挡雨的休闲好去处,而且还能通过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增加预计10多万元的年收益。据了解,这条光伏长廊是兴宁市首条光伏发电长廊,全长米,电站容量为.55KW,于年6月成功并网。这条光伏长廊,让汤一村又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创富道路,村级集体收入实现提质壮大。此外,村里还设置了保洁员公益性岗位,聘请困难户家庭成员为保洁员,为困难人员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汤一村原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汤一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引导村民主动拆除破旧建筑设施,清理卫生死角,整治村庄危旧杂乱脏环境,并通过产业、就业、消费、健康等扶贫项目,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增收、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村里新建了文体广场、重新铺设了道路,去年还在沿路装上了路灯,变化非常大。”王怀伟介绍说,村里日前还在公共浴池附近,打通了省道连接村里的道路。“以后,乡贤回来或者游客前来游玩,道路便通畅多了。村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也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仅带动村民就业,还给村里增添了不少人气。”王怀伟说。接下来,汤一村也将充分利用当地温泉、古民居、光伏文化长廊等资源,积极探索古民居的活化利用,让古民居真正“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本报记者叶惠玲摄影记者吴腾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