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藏族青年,把电影拍成诗

2023/6/27 来源:不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

电影《回西藏》剧照。

今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导演陈国星携手藏族青年导演拉华加,带来了电影《回西藏》。

《回西藏》讲述了首次前往西藏进行援藏工作的“老孔”,在机缘巧合下结识曾在内地读过书的“久美”,并请其担任翻译,最终成为一生的朋友的故事。

没有“外来视角”,没有煽情片段,两个青年一面接纳彼此不同的原生文化背景与思想观念,一面相互扶持为当地乡民做事。

电影节首映后,有人评价,全程沉浸于故事中,直到最后大银幕上浮现出孔繁森和阿旺曲尼的合照,才将“老孔”和现实原型对上号。有人感慨,原来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如此浪漫,如此文艺。

日前,藏族青年拉华加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带观众在诗意光影中再一次“回西藏”。

以小切入点完成大主题

陈国星曾执导过《横空出世》《孔繁森》等主旋律佳作,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故事片奖等重量级奖项。

上世纪90年代,导演陈国星执导的电影《孔繁森》上映,感动了无数人。陈国星后来偶然了解到,一位名叫阿旺曲尼的藏族老人,年轻时曾为孔繁森担任过藏语翻译。这段真实的事迹,给陈国星带来了新的灵感。

当陈国星开始带团队打磨《回西藏》剧本时,他希望找到一个年轻一代导演共同创作。该片艺术指导万玛才旦向他推荐了拉华加。

01:56

青年导演拉华加生于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执导佳作《旺扎的雨靴》,是“藏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担任《塔洛》《清水里的刀子》《气球》等影片的执行导演。

拉华加参与到《回西藏》影片创作中,他那时感受到的剧本气质——“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故事,但切入点很有意思”。

拉华加说,相较于陈国星导演前作展现的人物年龄段,这次他们要展现的是一位援藏干部年轻时期的故事,因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气质。为了贴合角色,他们选择宋洋这样有特点、对作品真诚的青年演员来演绎。

陈国星认为这部影片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回西藏》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故事的切入点更小。创作过程中,他们有选择地对真实人物的经历进行切割和再连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这部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更艺术,没有用传统戏剧手法起承转合去讲一个故事,很多时候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感受”。

拉华加指出,片中藏族翻译久美的角色,他们处理得相对“模糊”、神秘,是希望久美代表许许多多藏族人,而老孔亦不只是一个人。

“虽然结尾有孔繁森(字幕和照片),但是我们希望片中‘老孔’能代表千千万万的孔繁森,而不是只定义成某一个人。”拉华加说。

“如果你不看后面字幕的话,你完全感受不到它是一个主旋律题材影片。”在拉华加看来,主创希望把故事切入点放在两个人身上,“用一个很小的点完成大主题”。

用平视的“藏族视角”讲故事

这位青年藏族导演,试图给原剧本带来一些更自然、更“藏族视角”的表达。

拉华加举例,电影中老孔第一次到岗巴县见到当地人的场景,在原剧本中写的是“比较常规的藏族干部献哈达迎接他”。但拉华加决定将这一幕改成:老孔坐在很多藏族人中间,一起吃糌粑。

藏族干部热情招呼老孔吃,老孔不知所措地把糌粑塞进嘴里,不小心呛着了,引起了大家的哈哈大笑。

电影《回西藏》剧照。

拉华加指出,学吃糌粑,代表了老孔生活习惯上的第一次适应。借助这个小小的饮食行为,观众更能感知到老孔“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氛围,所以不需要用常规的迎接方式来呈现。

久美领着老孔一点点走进当地人的精神空间:朝圣者一路磕长头去冈仁波齐,是无需追问的“心愿”;拉着小偷对着寺庙起誓,是超越证据的“证据”。

藏族人的信仰、习俗、理念等,以一种较为自然的调性流淌于《回西藏》的光影叙事中,也让老孔与久美之间达成氛围平和的“对话”。作为相当熟悉藏地习俗的导演,拉华加希望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表现这些内容。

电影中,二人探望病重的曲珍奶奶,老孔很着急,觉得医院,而久美平静地坚持,医院。安静去世,就是老人的心愿。面对老孔焦急而不解的表现,久美说:“老孔,你是好人,但你不懂。”

“我们不会说这两个人谁对谁错,其实都没有错,只是对于死亡,对于如何孝顺老人的问题,两方有不一样的观点。”拉华加说。

处理瘟羊、修水坝……老孔想做的每项工作,难免在过程中出现和当地人观念的碰撞、冲突。但在久美的陪伴和帮助下,最终这些事得以一一推进。

拉华加强调,《回西藏》是一部用平叙的视角去描述故事的影片。“没有把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强加于别人的身上,这是影片一个亮点。我们希望这部影片被更多人看到,我们也在探讨和思考,怎么样才能真正让主旋律电影被人们接受?”

意象化表达诠释援藏精神

在电影首映式上,制片人纪焕学表示《回西藏》拍摄难度大,筹备周期长,创作过程十分不易。他分享了一些幕后故事:“制片组全组人,40多人因为身体原因撤下,几乎每个组员都成功减肥。影片中与汉族有关的场景和道具都是剧组拉上去的,这些点滴都能从侧面说明拍摄的艰辛。”

为了让演员更好进入状态,拉华加带着老孔的饰演者宋洋去看了很多当地的寺庙、房屋,喝当地的甜茶,去体验那种生活和环境带给一个人的真实感受。

在拉华加眼中,这种感受对表演者尤为重要。

“孔繁森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去援藏?他甚至最后去世在这片土地上。他和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关系是很亲切的,他肯定很喜欢这里。我们影片里也体现了,久美问老孔过来是为了升官吗?然后老孔反问了一句:‘你觉得我过来为了升官吗?’骑着马走了。不需要再表达了,他是爱这片土地的,真正融入了当地藏族群众里。”

针对片名《回西藏》,陈国星给出了他的理解。因为西藏是老孔的第二个家乡,在影片最后第二次来西藏对他而言就不是“来”,而是“回”。

“躯体犹如空壳,何时亡亦无憾,智慧如同金子,惋惜一同逝去。”藏族诗人更敦群培写的一首诗歌贯穿电影,也成为对援藏干部老孔贡献一生的注脚。

电影《回西藏》剧照。

原剧本没有这首诗。有一天,拉华加和该片摄影师郭达明去拉萨一家古老的甜茶馆,在墙上看到了这首诗。郭达明问这首诗何意,拉华加解释这首诗讲述了关于一个人精神和内在智慧。郭达明觉得特别好,建议加入片中。

最终,这首藏语诗歌被书写在片中久美家中的墙壁上,由老孔发现和询问出来。拉华加觉得,它成了电影一个核心元素。

《回西藏》最后有一段采用超现实风格的长镜头,去隐晦讲述这位援藏干部的离世。在亦真亦幻的氛围里,老孔来到久美和甜茶馆老板娘的婚礼,与人群一起载歌载舞,可是随着镜头转动,人逐渐稀少,最终老孔发现自己孑然一身。在鲜花烂漫的山坡上,久美骑马凝视老孔,老孔眼含泪水,神情悲伤。

等到老孔醒来,司机说“我们天黑之前就能到阿里”——暗示当年50岁的孔繁森是在完成考察工作返回阿里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殉职。

拉华加指出,原剧本里写到的老孔人生终点,是一场车祸后尘土飞扬的画面。但他们最后决定选择用更意象化的表达,让老孔和久美提前“在梦中告别”。

拉华加说,《回西藏》最后,老孔在湖边骑马,此画面深意是:“孔繁森走了,但他在这片雪域高原留下来的事迹和痕迹,永远存在于这片土地上。”

片中老孔和久美去拉萨为修水坝事宜奔走,准备返回时,老孔提出拍一张合照。本不愿让自己模样留在世上的久美,最终答应了老孔的提议。

久美的原型人物阿旺曲尼在年去世,按照习俗,不留遗物,但阿旺曲尼留下了那张与孔繁森的合影。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及北京国际电影节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