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州古村落不可小觑的九泥村今日永州
2024/1/14 来源:不详古戏台它,位于祁阳东南面的肖家镇,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处,面积有6平方公里,可谓幅员辽阔。虽然,它的名字颇为奇怪:九泥村。但是,因为历史悠久和建筑保存良好,它于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好比一个十分土气的农民,突然从京城抱回来一个令人艳羡的金字招牌。哇噻,九泥村不可小觑啊!是的,这是一个富有韵味的湘南传统古村落,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令人流连忘返的古村落,也是一个颇有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因为去探望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我从零陵古城出发,来到了祁阳县肖家镇,也顺便走进了九泥村。朋友介绍说,九泥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邓姓。据族谱记载,九泥村始祖为明代名将邓志良之四子邓景能。这个村子的建成颇有传奇色彩:据说明朝初年,湘南永州一带土匪猖獗,百姓难以安居乐业,皇帝朱元璋派亲信邓志良入乡剿匪。邓志良不辱使命,曾经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攻下之后,守业却成了问题。因为湘南地域辽阔,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志良公想了想,便派四子分别驻守四地,他老人家居中统一指挥。长子景文驻守黄洞(今常宁境内);次子景通驻守辛乐、麻江(今零陵境内);三子景善驻守鲁塘(今宁远境内);四子景能驻守九泥坝(今祁阳县九泥村)。大功告成时,志良公诰封为荣禄大夫,镇守湘南。他见九泥周边群山环绕,溪水潺潺,好一个世外桃园,剿匪凯旋时,自报朝廷,解甲归田,归隐于此。从此,邓氏家族人丁兴旺,能人辈出,最终形成了现在有着多年历史的九泥古村落。邓氏家族的古院落群有一万多平方米,至今仍有不少族人在古院落居住。在朋友的陪同下,我走进了这个古村落。首先闯入眼帘的古建筑,便是有着多年历史的邓氏宗祠。我始终认为,宗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乡村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九泥村的邓氏宗祠,从外观来看,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前为大门、戏台,中为天井,加上左右的廊房,组成了特征鲜明的湘南式古建筑。戏台是宗祠的精华所在,无论是戏台上的藻井,还是戏台下的石础,乃至雕塑,都让人感到惊讶。可以想象,这里大多数时间曾是台上余音绕梁、台下茶香四溢的场景。在这座古老的邓氏宗祠内,听着当地百姓在古戏台上唱着祁阳小调,再品着当地的九泥茶,这份其乐融融,这份怡然自得,在其他地方或许很难体验得到。九泥村现存明清古建筑60余栋,大小房屋余间。整个院落浑然一体,户户相连。为一正三横结构,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院落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占地40余亩,有正堂屋6间、横堂屋12间、游庭8个。这些古民居为典型的湘南院落式结构,院内建筑包括槽门、门屋、正厅、堂屋、游庭、游亭、花厅、绣楼、后房、厢房、杂屋等。正厅为招待客人、家族聚会、举办各种活动的地方,与天井相连,通风采光良好。游庭、游亭位于每座横屋的中轴线,既是连接正堂、各个厢房、天井等功能设施的通道,又是供族人休闲聊天、小孩玩耍的公共空间。同时,各个房间相对独立,保持了每个小家庭的私密性。整个院落浑然一体,相互通连,雨天不用打伞就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空间和房间。这样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大家族合和共融、和而不同的生活居住理念。坦诚地说,九泥村不是很大,一些建筑也早就坍塌。但它们似乎以残缺的身躯,在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念:这里曾经辉煌!朋友介绍,九泥村还是著名的茶叶之乡,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使这里成为原生态纯天然茶场。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古院落的历史文化气息,还可以体验赏茶制茶品茶的乐趣。我忽然萌生一个念头:如果在潇潇雨季于古宅中临窗而坐,沏茶一壶,听屋檐水滴,在充满禅意的环境中,自己会不会也就成了一尊佛?邓氏宗祠外观九泥村正厅梁架与穿插枋(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