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高原一粒种化作金穗撒人间追记我国青

2022/8/11 来源:不详

又一年,高原的青稞熟了。

而他,却永远地走了。

他是我国知名的青稞研究专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藏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

至今,农科院办公大楼办公室门上的指示牌上,依然写着“出差”二字。

年9月5日,在西藏阿里下乡调研途中,一场车祸夺去了他55岁的生命。

从此,一粒生命的种子,深埋大地,化作永恒。

“农民院长”:把百姓当成亲人

“他给我的印象,完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达娃顿珠说。

达娃顿珠是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金嘎村的种粮大户。

年,尼玛扎西为推广青稞新品种,来到金嘎村。他挨家挨户宣介推广新品种,鼓励农民种植。

“和他聊种田,发现他什么都精通。”达娃顿珠很是惊讶,最终选择相信这位“和自己一样的人”,当年试种了20亩新品种。

尼玛扎西(前右二)在“藏青”示范田里介绍这一新品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金嘎村党支部书记普琼的脑海中,定格着这样一个画面——消瘦的身材,中等身高,黝黑的皮肤,标志性的唇须,一副眼镜,谦和热情。

这一切,让他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个“大领导”“大专家”。

普琼总是亲切地用“院长啦”为记者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比如,推广新品种、田间指导、无偿为农户发放农药、帮助农户销售种子等。

尼玛扎西(左)在日喀则市岗巴县调研(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院长啦时刻为我们的利益着想,他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普琼说。

年,尼玛扎西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就职自治区农科院。

出身于农民家庭,生长于西藏农区,从事农业工作,让他对农民有着更深、更真的爱。

年,与尼玛扎西素未谋面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的达瓦顿珠,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遗传学专业的研究生。他“斗胆”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尼玛扎西,详述了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因交不起学费恐无法继续学业的情况。

未曾料想,尼玛扎西认真回复了邮件:“这两年正在创建青稞研究团队,急需此类专业人才,我给你交学费,请安心学习。”

在他的资助下,达瓦顿珠顺利完成学业,并于年入职自治区农科院。

此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了尼玛扎西本人。

尼玛扎西(左)在试验田了解青稞种植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可就是这样一个心里永远装着农民的人,却在母亲临终前也未能奔赴自己农村的老家——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塘镇杂玉村。

7月26日,是尼玛扎西和妻子拉琼的独子阿旺次仁的生日。

正在北京出差的他,当天一早便收到了妻子发来的信息——“今天是儿子生日,你们在北京可以聚聚哈。”

“生日那天,我到他酒店旁边的饭馆等他。虽然已经过了饭点,但我还是特别开心。”阿旺次仁说,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

“不曾想,这竟成了父子间的诀别。”阿旺次仁难以抑制悲恸的心情。

31岁的阿旺次仁至今还记得父亲经常告诫他的话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人。

拉琼的手机中,还一直保留着尼玛扎西拍摄的祝福儿子生日快乐的视频。

结婚多年,拉琼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去商场、超市买东西,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干完所有的家务,也习惯了从家门口把丈夫出差的行李搬进家里而见不到已跑到办公室的丈夫人影,更习惯了丈夫整天忙碌、拼命、忘我地工作。

“青稞博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人字两画,如果说他简写了生活的一笔,则大写了事业的一画。

青稞是藏族群众的主要粮食,被誉为“长在天上的作物”。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从此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藏族民歌如此唱道。

尼玛扎西,便是一只云雀鸟,衔来一粒种子,一缕阳光。

尼玛扎西在试验田内观察青稞长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藏青”,是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历经19年科研育成的青稞新品种,是西藏青稞第三代主推品种。

年,为了推广“藏青”,尼玛扎西跑遍了西藏28个粮食主产县进行技术指导。

作为“藏青”首席科学家,年2月份,尼玛扎西深入“西藏粮仓”日喀则各县,白天带领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科学种植技术,晚上挨家挨户了解农户所需所忧。

听着尼玛扎西讲述“藏青”产量较高、多产草等优点,达娃顿珠还是无法完全放心,“毕竟谁也没种过这个品种”。

金嘎村的几户种粮大户协商后决定每户试种20亩。同时,白朗县嘎东镇白雪村也试种了“藏青”。

可到了当年5月,眼看着其他青稞田已出苗,新种仍无出苗迹象。这下,农户们慌了,纷纷聚集到镇政府前讨说法。

“我们靠土地吃饭,若不出苗就歉收,谁能不急呢?”白雪村村民达娃至今记得当时说过的话。

远在拉萨的尼玛扎西一听到这个情况,立即出发赶了5个小时的路抵达嘎东镇。

为了解除疑虑,他带着农民,到农田里用手刨开土地,让农民看已经发了芽的种,刨到手指脱皮。晚上,尼玛扎西又给全镇农民开会,解释出苗晚的缘由——为预防病虫害,用立克秀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导致出苗晚,但抗倒伏能力强。

“若一个星期后青稞还没出苗,今年大家的损失我来负责!”他最后掷地有声地说。

果然,不到一周,农田里“藏青”青稞苗整整齐齐长了出来。当年,白朗县“藏青”亩产达到多斤,几近原先品种的两倍。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农民喜收青稞(年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至今,“藏青”是青稞生产史上唯一单品种单产年示范推广超万亩以上的品种,为西藏青稞总产量突破80万吨、粮食总产量突破万吨、保障西藏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说,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已选育并审定“藏青”“冬青18号”等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型新品种,常年占西藏青稞种植面积的50%以上,累计在青藏高原推广万亩。经中国农科院效益测评,其社会经济效益达27亿元。

千年青稞,在他麾下获得了“新生”。

他也因此被誉为“青稞博士”。

与尼玛扎西共事34年的青稞研究团队成员、56岁的禹代林说:“尼玛扎西对青稞的感情贯穿他的一生,对青稞事业的执着与敬业无人能比。”

这是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的青稞田(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尼玛扎西牵头构建了首个青稞核心种质库,入库保存近0份种质;创建青稞双高协调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适应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粮草双高青稞新品种11个。

——建立青稞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创立新品种推广模式;建立国内首个青稞加工技术创新平台,提出高β—葡聚糖青稞品种选育、青稞保健食品开发等一系列青稞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论点,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了青稞系列产品余种,极大提高了青稞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牵头实施西藏青稞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构建了全球首个青稞全基因图谱,首次揭示青稞起源与进化;解析了青稞高原适应性生物学机制,克隆青稞抗性重要功能基因11个,提升了我国青稞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围绕西藏农牧业增产增效和脱贫攻坚的技术需求,大力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了青稞增产、牦牛育肥、奶牛饲养、绒山羊扩繁、高原渔业、果树栽培、食用菌生产等方面的实用技术40多项,建立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2个。

30多年来,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署名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8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0部(其中英文3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主编藏文科普图书27种。合作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12名;获发明专利4件,制定地方标准13个。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三区三州”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个人……他所获荣誉无数。

5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尼玛扎西委员作大会发言。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京认为:“尼玛扎西团队西藏青稞基因组和青稞起源进化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青稞遗传基础狭窄和高原适应性生物学机制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尼玛扎西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我的家乡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小时候就一心想着让青稞长好。”

尼玛扎西为西藏农牧科技水平提升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西藏农牧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说:“他实现了自己生前的愿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牧民家中。”

“一粒种子”:将精神播撒在高原大地

“你不必担心饥馑,只要高原上还有一粒种子,大家会让它生根、抽穗、结籽,养活这方勤苦的人们。因为种子里凝浸着你的血液,你流芳千古的基因。”

这是尼玛扎西离世后网络上的一篇悼念文章。

这是尼玛扎西弟弟家里今年丰收的青稞(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生前,尼玛扎西患有乙肝、糖尿病多年,这两年病情加重,每周都吃药,每天注射胰岛素。

“我在办公室,身体有些发抖,赶紧给我弄点吃的。”时任农科院办公室主任的鲍圣华,节假日经常接到尼玛扎西的电话,要让食堂师傅煮面条送到他的办公室。

有时鲍圣华陪他到试验田里去察看,尼玛扎西根本不用看标签就知道哪块田种的是什么品种。“作为院长,他比我们很多专家在田里的时间都长。”鲍圣华说。

农科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敬龙回忆,草业所刚成立,便接到编制《西藏自治区草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当时一头雾水”。

于是,他每天都去找尼玛扎西请教,有时把他堵在办公室门口。

“他也很忙,也会生气骂我们笨蛋。”王敬龙说,但他一定会认真细致地讲解。

“等到后期制作规划大图纸时,技术问题又难住了我们。”王敬龙回忆,一想院长是理学博士,行家里手,又去找他,追着院长问。“每次从院长办公室出来,都如释重负。”

“这也是我们农科院一贯的风格,什么不会就去问院长。”他说。

采访中,受访者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尼玛扎西是一个没有架子的人、“严师慈父式的长辈”和“开诚布公的朋友”。

这是位于拉萨河谷的青稞田(9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年加入尼玛扎西青稞育种与栽培研究团队的45岁博士曾兴权说:“如果没有院长的关爱与精神感染,我可能早就离职去发达城市工作了。”

“对新来的援藏干部他都要求配备最好的生活和办公设施,让他们能安心工作。”与尼玛扎西共事20多年的农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扎西说。

尼玛扎西去世后,5名援藏干部自费从北京、辽宁等地赶来拉萨悼念。

尼玛扎西介绍“藏青”科研攻关经历及“藏青”的特点(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当记者在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采访,看到尼玛扎西办公室门上的指示牌依然写着“出差”二字时,顿时感觉农科院所有的干部职工都不愿相信他的离开——他只是出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差。

同事们不会忘记那个常年提前一小时上班,为保持精力一天喝很多杯咖啡,办公室的门随时向基层干部、科研人员敞开,常年深入基层调研,随时安排布置工作任务,爱才重才的院长。

跟随他研究青稞17年的唐亚伟,手机里还保留着他去世前一天安排工作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