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就是祖国万岁中印边境第一村世代
2023/5/23 来源:不详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72.html
今天的故事从下面这张照片讲起。
这张照片最醒目的无疑是“祖国万岁”这四个大字。
照片拍摄于一个平常却并不平凡的小村庄。
说它平常,是因为这个村庄是遍布中国东南西北的69万个行政村的一员。
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处西南边陲,5公里之外就是中印边境,号称“中印边境第一村”。
这个村庄就是西藏自治区岗日喀则市巴县岗巴镇吉汝村。
在这个遥远的边境小村,你能真正读懂“镇守边关”、“民族团结”、“脱贫攻坚”这些词汇的丰富含义。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这些照片去感受一下“中印边境第一村”。
为国镇守边疆的世代村民
在祖国万里边疆,镇守边关的不仅是边防战士,还有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边境村民们。
在他们看来,为国镇守边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光荣。
吉汝村的地理位置非常恶劣,平均海拔米,每年多天刮8级以上大风,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一度被视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
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从年开始,吉汝村就设立了第一个民兵观察哨。
这些边疆民兵负责巡逻侦察、战时支前等任务,配合岗巴边防部队负责守护这条平均海拔最高的边防线。
在吉汝村,村民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人人是尖兵、户户是哨所、全村是堡垒”。
村里有一支应急民兵排,平时会定期开展边防勤务训练、爱军精武比武竞赛,要求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
一旦边境有情况,能够随时把队伍出去。
村子为了解决民兵训练器材短缺、训练质量低的难题,在岗巴边防部队的支持下,在部队营地开展训练,并由部队官兵负责军事训练。
这些民兵每次巡逻的时候还带上几份报纸,在山上遇到正在放牛的牧民,就给他们读报,宣讲国家的政策和对个人的影响。
吉汝村一名老民兵从20岁开始站岗,已经站了整整30年,是村里资历最老的民兵。
他一提起站岗放哨就满脸自豪:“能和边防官兵一起为国家保卫边境,是我们村民的最大光荣。”
54年过去了,边防观察哨的民兵换了一轮又一轮,但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坚守边境线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吉汝村民兵观察哨也多次收到国家表扬。
军警民融合守边卫国
在吉汝村,有一句话叫做“军警民融合守边卫国”。
解放军官兵、边防民警、村民真正形成了三位一体,完全融合的边境守护体系。
作为边境第一村,村民们对于边境上的部队和巡边民警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关心。
每年八一建军节,村民们都会自发把准备好的羊肉、土豆等物品送到边防部队进行慰问,表达自己的心意。
岗巴派出所的边防民警是另一支在吉汝村守卫国土边境的重要力量。
疫情爆发后,边防民警巡边任务更加繁重。
由于吉汝村当地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经常需要登上海拔多米的高原巡逻,许多道路根本无法通行车辆,只能靠徒步攀登,对民警们的身体状况是极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边防民警们在吉汝村村民和民兵的支持和配合下,每一次都顺利完成了辖区巡逻,为国家守护边境线的安宁。
吉汝村村民们为国镇守边疆的热情和决心,更能从一些细节看出:
村里因为守备任务需要,经常需要临时征用十来匹马儿。
结果村民们都想把自己家的马交给国家来征用,争执不下,最后没有办法,往往是用抓阄的方式来决定。
最后抓到被征用马匹的村民兴高采烈,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没抓到的村民则非常沮丧,纷纷围住村支书要求下次一定征用自己家的马匹。
家家户户天都挂着五星红旗
吉汝村全村共户人,家家户户每年天都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因为他们明白“国家”这两个字对他们来说有多么深厚的含义。
由于各种原因,吉汝村一直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为了帮助吉汝村摆脱贫困,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小康村工程扶贫建设。
积极扶持村里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来这里参观,带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西藏日喀则军分区的解放军官兵同样在这里进行定向扶贫,定期组织人员来到吉汝村,帮助村里贫困户除草、浇水、育苗,并把西红柿、青椒等种植技术教给他们。
官兵们还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理发,送小朋友文具、衣服。
如今,吉汝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1.1万元。
藏族大学生:发生在我身边的“民族团结”
吉汝村一名25岁藏族青年分享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个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一个普通却感人的故事:
这名青年叫尼玛次仁,当年他以日喀则地区前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
进入学校之后,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叫他的时候都叫“次仁”,没有一个叫“尼玛”的。
开始他还没注意,后来发现这一点后,觉得好奇:为什么都叫我“次仁”。
他到网上一查,才发现“尼玛”在网络语言中的意思不太好。
那一刻,尼玛次仁说自己真的心头一暖:
“其实我并不在意同学们怎么叫我,但所有的同学,包括老师都很尊重对我的称呼。
我才明白,民族团结其实就埋藏在这些日常小事中间,就时时刻刻发生在自己身边。”
如今的吉汝村,在镇守边关和发展经济的两手抓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们都住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两层小楼;
全村使用太阳能取暖取电,非常节能环保;
孩子们在双语幼儿园愉快地玩耍;
村里涌现出不少大学生,其中不乏知名大学;
还建起了爱国教育文化长廊,推进军警民融合,合力守边卫国。
向镇守祖国边疆的军人、民警、民兵和吉汝村村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