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韵香径传,伤柳带思飘

2025/3/12 来源:不详

伤夕游西湖

城光忽西落,湖月爬塔上。

浩浩秋风凉,堤岸异客常。

愁韵香径传,伤柳带思飘。

绝景难入心,何处觅芳迹?

《红军长征到大田》

大田民众爱红军,故事已传七六春。

红军设伏严阵待,追敌惧怕滞不行。

敌退泮水防挨打,红军启程又长征。

老少闻讯来相送,依依惜别子弟兵。

注:年3月,尾追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的蒋介石嫡系部队郝梦龄部得知红军在大方、毕节一带活动,便从打鼓新场一线进攻红军。红二、六军团得知情报后,在必经之路大田乡龙坪村一带集结主力部队,利用有利地形设置伏击圈,严阵以待。敌军行至风子岩(现新化乡凉泉村)时,看到山势险峻,树大林深,担心遭受红军伏击,便仓惶退至遵义泮水,再也不敢前进。红军在大田乡休整两天后启程,继续长征。现大田乡龙坪村建立有红二、六军团集结纪念碑。

《游大田乡白泥卧大山》

攀藤直上云中巅,诗友伫立四面看。

白泥陇纪青葱地,石门黄堰路道弯。

近赏冷水河峡谷,远眺遵义绿满川。

欲寻金顶浮云渺,隐现农里塔吊杆。

县城高楼牵目望,电厂烟囱更壮观。

远山近景瞧不尽,堪为全县第一山。

注:①白泥卧大山彝名为“白泥伯”,此地原属大方县管辖,民国初期编写的《大定县志》称为“化竹山”。此山系金沙县境的最高峰,海拔高度.02米。元朝和明朝时期,水西安氏曾在山顶设营,凭险据守,以防遵义杨氏进攻,现尚存遗址。登临山顶可眺百里之遥,群山尽收眼底。晴空日,可略见遵义。山上多灌木、箐竹及藤、刺。过去山上野生天麻多,獐子等珍稀动物也常出没。②白泥、陇纪均为白泥卧山下大田乡的两个行政村,土地较为平整。石门、黄堰均为附近地名。③冷水河发源于大田乡林兴村白腊大坡北麓,由于地形深切割,谷地狭窄,树木遮天掩日,有的地方终年少见阳光,形成水冷如冰。现冷水河已成为省级森林公园。站在白泥卧大山的山项上远眺遵义,但见绿色满山川。④金顶,指遵义市金顶山。农里指西洛乡农里大坝,现已规划为县城新城区,塔吊林立,许多高楼大厦正在兴建。站在白泥卧山顶,可看见县城老城区和黔北电厂。

《观大田十里杜鹃花林带》

周天复始又阳春,十里杜鹃笑迎人。

殷红犹如啼血染,淡黄恰似向日缤。

细观紫色称典雅,更叹粉红馥郁熏。

饱赏遍山皆珍品,身入花丛悦心神。

注:向日,指向日葵,当地称葵花。

《杭瑞高速公路陇纪大桥》

横跨两山坦道通,凌空砼铸气势雄。

桥上凭栏观天险,峪中掉帽仰飞虹。

人行不再畏坡陡,车过瞬时越岭崇。

高原此景真堪赞,建桥大军显神通。

《春游大田乡龙坪村》

砖砌平房貌变新,成林桃李花缤纷。

篱边家鸡互追逐,坡上群牛争草茵。

石旮核桃长新片,沃土苞谷杆叶青。

枝头画眉噘噘叫,地上喜鹊款款行。

红黄杜鹃斗娇艳,修篁摇曳起风声。

柏油国道贯村境,车辆驰骋喇叭鸣。

《漫游大田乡》

盛春结伴访大田,同行好友笑开颜。

才上泥卧攀山险,又下陇纪逛河滩。

石笋村中观石笋,冷水源头饮清泉。

白泥欣赏马刨井,老鹰洞口见鹰旋。

高炉半坡勘铁矿,黄家堰塘视水淹。

核桃坪上看核桃,龙头山峦览大观。

注:①泥卧攀山,指攀登白泥卧大山。陇纪河滩,位于大田乡陇纪村,上游系雨冲河,流到陇纪河滩进入岩洞,潜入地下成为伏流,然后在安洛乡手爬岩流出地面。②石笋景点位于大田乡石笋村,此处奇石林立,如竹笋遍布,其中一棵石笋高达30余米,十分壮观。冷水河一出水源头在大田乡林兴村大岩脚,水质清澈冰凉。③马刨井位于大田乡白泥村。传说吴三桂平水西时,一支部队到此人困马乏,一匹马用脚刨出一股泉水,解了部队口渴,故名为马刨井。老鹰洞位于大田乡陇纪村,山高岩大,以前多老鹰栖息。④高炉组,在大田乡共有两个,一个在龙坪村,另一个在幸福村,过去均建过高炉炼过生铁。黄家堰塘位于大田乡幸福村。⑤核桃坪位于大田乡龙坪村。龙头山位于大田乡林兴村,群峰中高耸一山,后带一串山岭,形似龙头。

文/刘志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