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龙窑原始瓷器在何处

2024/8/18 来源:不详

盖脱林肤色遮盖液(笔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40308/d7ncnnk.html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裹挟着先人的珍贵记忆,从蒙昧混沌中走来,福建先民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状态,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制作陶器、瓷器,并且伴随着需求多样、技术升级,创造出令人惊羡的中国最早的龙窑、最早的原始瓷器。多年前,闽西漳平奇和洞,福建先民把取自脚下大地的土壤,经过水的凝聚、手的捏造和火的烧炼,制作成一件件陶器,完成了一次从无到有的伟大尝试。多年前,闽北浦城猫耳山,被称为“中国龙窑鼻祖”的窑炉第一次有了长条形的窑炉形态,大量烧制出的黑衣陶以其过硬品质和美观外表,成为先民们的“流行爆款”。多年前,闽南永春苦寨坑,龙窑的炉火熊熊燃烧,出窑的原始瓷器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用以炫耀的奢侈品——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多年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建阳水吉建窑和“中国白”德化窑扬帆海上丝绸之路的伏笔,更是在福建的上古时代就已埋下……“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代表了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与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等学者编写的《考古中国》一书如是论述。今天,当我们沿着历史长河向上溯源,在岁月的岸边与考古发现的福建史前陶瓷相遇,那欣喜映入眼帘的陶瓷光泽,正是闽人智慧的闪烁,也是福建文明初始的模样。陶器:从实用之物到审美承载品学术界一般公认,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制陶技术的提高,也助力人类提升生存本领、生活质量,在苍莽大自然中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漳平奇和洞是福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出土的陶器,烧制于年至年前,包括了罐、釜、盆、钵等。早期陶器质地以夹砂陶为主,多灰色,后期陶器纹饰种类增多,绳纹与刻划的方格纹、网格纹成为主流。这说明,人类的审美意识在萌芽。陶,在作为生产生活工具的同时,也渐渐被先民赋予艺术属性。当代文艺理论家朱狄在论及早期艺术时指出:“艺术是具有多种特质的、单纯化了的客体,虽然早期艺术品和工具一样由物质材料构成,但却与工具不同。早期艺术的物质材料的特质已被融化到形象之中。”捧起一抔泥土,先做成一个圆形的陶饼,然后在略凸的背面捏出人面形图案——靠上部略凹的两眼、靠下部有略凹陷的嘴、中间是微凸的鼻梁、左右两侧稍微突出的部分表示双耳,捏好后再进行烧制。这件在奇和洞发现的陶制人面形艺术品,距今年到年。这是我们祖先的一次自我凝视:生命和心灵,以及全无杂念的想象,在双手中表达和传递。今天,当它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试图从中读懂先民们的思想、感情,思考他们曾经的思考——生命的本源是什么?人类何以为之人类?福建博物院研究员范雪春认为,奇和洞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装饰艺术品,已经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承载了先民对美的追求。早期艺术创作是一种原发性能力,也是导致后来人类审美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说文解字》中这样记载:“文,错画也,象交文。今作纹。”不仅仅是奇和洞,断发文身的福建先民,早早就把对“纹饰”的审美偏好融入到了陶器的制作中,“印纹陶”成为福建史前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距离奇和洞约公里的明溪县城关乡南山遗址(距今年至年),文化遗存丰富,共分为五个文化期。从第二期遗存开始,就出现了曲折纹、漩涡纹等印纹纹样的陶器;到第三至四期,陶器的印纹种类逐渐丰富,包括回形加点纹、栅篱纹、方格纹、叶脉纹、席纹等。“南山遗址的陶器纹饰非常丰富。”范雪春解释,“这表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南山先民开始了对美的追求。”长期以来,由于分布广泛、影响持久,南方地区印纹陶的发生、发展等问题,受到考古学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