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真心换真情明天会更好丨义
2025/1/15 来源:不详我叫杜龙琴,是义龙新区龙广镇中心小学教师。年,我刚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马上就到贫困户家进行走访。到了王光宪家,想深入了解时,他神情淡漠似不想多说,这时我看到他家墙上贴着教育资助宣传单,想到与其谈孩子会不会好些。 我问其孩子在哪里读书,王光宪说女儿王先凤在铜仁幼儿师范读一年级,儿子王先灿刚考上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这时王光宪的爱人黎廷芬从卧室走了出来,说:“我家土地被征拨了,没有多少地可种,我有静脉曲张原来手术现又复发了,耳力又不行,想去做小工都没人要,全家就靠他一人了。” 听完情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其走出困境。一晃开学了,我马上联系王光宪的孩子要了老师的联系电话,与老师沟通把孩子家的现状告诉老师,请按相关政策给予减免。老师联系了学校,王先灿直接减免了元,王先凤12月份钱就到账了。 解决了孩子的教育后顾之忧,我又想该如何帮王光宪致富呢,无意中看见王光宪家有一些盆栽,以此为话题了解到王光宪原来土地没征拨时栽了些树苗,后土地征拨了就没再栽。 了解情况后,一个设想浮现出来:何不让他栽树苗致富。于是我了解相关的惠民政策,与王光宪沟通争取特惠贷调整产业。征得同意后,我积极陪同王光宪贷了五万元特惠贷,投入到晴隆苗圃基地,基地将保质保量优先供应苗圃给王光宪。 去年从10月开始,王光宪就开始卖苗圃,为了拓展销路,我帮他 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我的爱人有自己的包保任务,孩子又太小,去农户家走访只能搭别人的车或等爱人有时间后才能接送。10月的一天,因工作晚了,天上下起了暴雨,谁知车居然无法启动,孩子又生病在外婆家,当时我心里真是万分焦急,只好冒雨去王光宪家借电瓶,王光宪听说后二话没说打起伞就冲进雨中,冒雨帮忙充电,看见他衣服都淋湿了,我刚说了一声:“谢谢你,王哥。”他马上说:“应该是我们说谢谢,都是为了帮我们你才被困在这。”听了他的话,感动不已。现如今我与贫困户已不是亲人似亲人,王光宪家把我当成亲姊妹,教孩子们称我姨。 用真心换真情,为农户找出路,谋发展,我只希望亲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唐波整理编辑顾航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