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拉红格村风舞笮山择木龙杜鹃花海
2024/5/30 来源:不详引言—名字由来
清雍正六年(年)为盐源县阿所拉场地,属宁远府。嘉庆二十二年(年)增设盐边巡检司。宣统元年(年)升为盐边厅。年撤厅改为县,属上川南道。因位于盐源县边故名。
盐边县今隶属于四川省攀枝花市。
长江图长江自北向南在盐边西南角流过,境内流长30千米。
格萨拉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北角,是黄金旅游线路—攀枝花至泸沽湖的必经之地,景区景观由原始森林,高山风光、天坑地漏和彝家风情等组成。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这里群山绵绵,峰回路转间,时而黄土高坡,时而丛林密布,茶花万朵,地质地貌变化极大。一位资深的地质学者曾说“此地山川地貌堪与九寨黄龙媲美”。
在盐边岩口、洼落一带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余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积较大的约余平方米,深度约30多米,小的面积约余平方米,深度不一。
一号天洞格外引人注目。在多米的峭壁之下,向竖洞投石10秒后,方听得訇然水声,约有米深,其周围5个大小不等的溶洞,如灵泽洞,洞中的岩溶景观别致新颖,有“观音殿”、“罗汉群”、“骆驼峰”、“狮子山”、“罗汉群”等。
红格村红格镇位于盐边县东南部,东靠和爱乡,南面与会理县鱼鲊乡接壤,西与仁和区隔江相望,北与益民乡、新九乡相连。
红格风光秀丽,加之居住着白、彝、傣、普米、回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给整个景区格外增色。景区分为3个小区:红格温泉疗养区,距市中心38公里。温泉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周围芭蕉树成林,每当紫金花盛开,构成了一派南亚热带的风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游览区,距市区50公里。游人可参加火把节、篝火晚会,品尝彝族风味餐等参与性活动。
择木龙杜鹃花海择木龙,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较边远的一个彝族聚居区,它因树大如“龙”而得名—择木龙。
择木龙属于高山山地地貌,海拔米-米,最高点百灵山穿洞子,高差悬殊米,地处亚热带,藤桥河贯穿而过,直到年,盐择路开通后,当地才第一次接触了现代。
区域内修建有环形硬化旅游线路,有十万亩世界最大的野生杜鹃花海、“东方瑞士”百灵山高山草甸、青山牧场旅游、长草坪高山草甸旅游、穿洞子爬山、湿地野生鸟类保护地、原生态彝族民俗游等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风舞笮山盐边古称“大笮”,所以盐边人将他们的地域文化称之为“大笮文化”。“大笮”这个名号,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所定,显然是个历史概念。盐边人以它来命名自己的文化品牌,就是要彰显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新盐边的历史短不过十来年,可老盐边的历史却长达两千多年。盐边虽小,人文颇丰,虽达不到文献名邦的气势,却也具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神韵。
《盐源县志》说笮山:“有山而狮舞者,有山而象行者,有山而虎怒者,千秀万奇,蛇蜒起伏,如云如波,不可胜纪。”说若水:“有朋友意,有兄弟情,岂不奇哉!”“二百年来,邦之人,枕青漱绿,咸舞歌,醉饱于山光水色中,荡荡夷庚,乐哉斯土!”
地方美食—油底肉油底肉是远古时候居住在“笮都夷”的笮人,为在炎热的夏季防止猪肉腐烂变质而研制的一种对肉食品保鲜的储藏方法。
其加工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将猪肉切割成一斤左右的块状,待锅里的猪油烧沸后,把切好的猪肉放入油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盐,待肉中的水分煎熬干后,将肉取出放入备好的陶瓷罐内,再将油倒入罐中,油底肉即成也。这油底肉说来也还真有点神奇,在没有任何冷冻设施辅助的情况下,放置数年也不会腐烂变质,真是神来之笔。
后序盐边县境内三源河及雅砻江流域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了人类的垦、捕、渔、猎等生产活动。盐边县古称“大笮”。由于独特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山奇水秀,境内分布着众多的瀑布、温泉、溶洞、原始森林、野生杜鹃、山茶花及“碧水长天共一色”,北部的渔门岛、天生桥、箐河瀑布、格萨拉风光、柏林山风光等景点久负盛名。
大美四川、大美攀枝花、大美盐边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