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里育出传奇

2023/10/2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

在大山里育出传奇

记入选“年乡村校长计划”提名校长的四名云南教师

他们在山村守护孩子们的梦想,他们在大山深处培养出诗人、画家。“善良的卖梦人,还要去往偏远的乡村,把好梦悄悄送给寂寞的孩子们。”这是孩子眼中的他们。

他们,是乡村教师,是乡村校长。

今年,云南有4名教师入选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校长计划”提名校长。光环之下,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程丰贵

19年没有挪窝

打造传奇学校

“坚守大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这是我坚守山区教育的信念。”

——程丰贵

在云南乌蒙山深处,掩藏着传奇的尖山乡陇家湾小学。山高路险,酷暑寒凉,都无法阻挡这里的老师与孩子们追梦的步伐。程丰贵用19年的真情坚守,让一所濒临撤并的村级以下完小实现“凤凰涅槃”,创造了现代山村教育的传奇。

临危受命立志“拯救”陇家湾小学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陇家湾小学就是我的母校。学校培养我走出去,后来我回乡执教,建设学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从无到有,点滴变化我都历历在目,就如同建设一个自己的家园一样。”镇雄县尖山乡陇家湾小学校长程丰贵深情地说。

年,程丰贵从镇雄师范学校毕业,随即被分配到镇雄县牛场镇大寨小学任教,带了第一批学生,因教学能力突出受到学生爱戴。年8月,程丰贵调入家乡所在地的尖山乡仁厚小学任教。他被调走前,学生们集体痛哭挽留。“此情此景,至今记忆犹新。山区孩子们的纯真和善良深深烙在我的心里,也成为我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脚下土地的不竭动力。”

年3月,程丰贵临危受命,成为陇家湾小学校长。从此,程丰贵再没“挪过窝”,陇家湾小学对于他来说,就是半辈子播撒青春、践行教育梦的热土。

程丰贵上任陇家湾小学校长时,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提拔”,而是被“发配”,因为陇家湾小学偏远,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一直被当作全乡教师处罚性调动的“充军之地”。彼时,学校教学成绩总是在全乡“垫底”,由于学生逐年大幅度减少,几次差点被撤并。

面对困境,程丰贵没有退缩,而是立志要“拯救”陇家湾小学。他全身心扎根下来,立足校情,挖掘农村孩子吃苦耐劳优秀品质,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积极性,整合校内外资源,大胆实施管理创新和教学改革,一点点强基础、促发展,学校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一年一小步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陇家湾小学乘着教育均衡发展之东风,抓住创建县级示范学校等契机迅速发展,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引,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合作开展“加油课堂”“善行教育”和“少儿编程”等特色课程。年6月,来自北京的课学佳少儿编程“未来创客”公益项目在云南首家落地陇家湾小学,该项目是对云南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及3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为期20课时的编程基础知识免费培训。“少儿编程”成为陇家湾小学特色课,山区的少年儿童也能像一线城市的同龄人那样,享受先进的人工智能教育,成为未来的创造者。

在陇家湾小学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实现“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一个台阶”的跨越式发展。年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加油未来”项目学校,年12月被评为“镇雄县三星级示范学校”,年1月被评为“昭通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年,程丰贵被表彰为“镇雄县首届名校长”,并连续五年被评为“镇雄县优秀校长”。年6月,他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这所村级以下完全小学早已旧貌换新颜,如今校园占地面积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学生余人,教职工13人。走进大山环抱的陇家湾小学,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运动场,一尘不染的校园环境,令人恍若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文化乐园。

将一腔热血与青春献给陇家湾小学,程丰贵觉得19年的坚守很值得,无怨无悔。他感慨道:“诸多个人和学校的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我继续奉献教育的不竭动力。看到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沐浴在现代教育的春风里,所有的付出化为欣慰。”

穆建兴

开办七色课程

成就多彩人生

“我出生在农村,知道农村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农村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因此,我竭尽所能地把老师和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让学校成为农村孩子放飞梦想的成长乐园。”

——穆建兴

“善良的卖梦人,还要去往偏远的乡村,把好梦悄悄送给寂寞的孩子们。”这是漭水镇明德村大山头小学字增燕同学写的一首小诗。“善良的卖梦人”用来形容穆建兴再合适不过了。30年来,从教师、副校长到校长,他一直坚守在基层教育战线,保持着对乡村教育的热爱之心和永恒的情怀。

“穆建兴到哪点儿哪点儿强”

年,毕业于师范专业的穆建兴,被分配到澜沧江畔的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明华村完全小学任教,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教育生涯。任教的几年里,其所在班级教学成绩连续获得全乡第一名。

年,穆建兴担任漭水镇翠华村完全小学校长。他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提出集中办学的想法,但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反对。为了获得家长支持,穆建兴带领老师们分别到学生家里走访做工作,讲集中办学的好处。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获得了家长信任。

“当时一位学生的家长非常不理解,我们一进家门他就开始破口大骂,我们连续去了三次,并让其他家长带动劝说,最终才说服他,现在他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学。”穆建兴说。

年,穆建兴调到湾甸傣族乡中心完全小学,面对教学质量落后、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不爱学习等许多难题,穆建兴通过4年管理,让这所排名倒数的学校跃进了全县16所学校中的前三名。

“可以说,穆建兴到哪点儿哪点儿强,他是小学校长的标杆。他的工作之所以能抓起来,是因为他自己带头干,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他自己先做到;他工作务实,交给他的工作不用担心,他都能完成好;他对教育有情感,有情怀,一直坚定的信念就是要把乡村教育抓起来,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大山,他也一直在践行。”昌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叶兆明说。

让七色课程成就多彩人生

一直以来,穆建兴非常重视活动教育,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年,穆建兴调任漭水镇中心完全小学校长,他提出了“七色课程”理念:利用“七色光”的七种颜色,将学校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常规管理等分别融入“红色理想、橙色活力、金色感恩、绿色创新、青色责任、蓝色和谐、紫色诚信”七个主题课程中。

“七彩六年,精彩一生,我们要做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做乡村教育的引路人。”穆建兴说。

穆建兴依托漭水镇丰富的古茶资源及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开办“茶之韵”乡村学校少年宫,将茶艺课排进班级课程表;针对寄宿制学校实际,在歌路营“新一千零一夜”公益组织的支持下,为每个学生宿舍安装了小喇叭,播放睡前小故事;打造拼搏绿茵场,成立“绿茵精灵”校园足球队,全力托起孩子们的足球梦;成立特色手工坊,打开学生创意空间……

“风是一名旅行家,它去过世界各地,每当风扇扇动时,又一群旅行家出生了。”这是漭水镇明德村大山头小学字嘉宏同学写的一首小诗。如今,诗歌创作已经成为他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灵感来时,他总会提起笔来,写点什么。而像他这样的小诗人在漭水小学越来越多……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诗人,而是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短短几行诗,能让孩子们在诗歌中找到自我,找到学习的兴趣。”穆建兴说。

厌学的学生少了,班上的孩子们开始变了,对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生潜藏在心底的诗性被激活,在繁杂的生活学习中找到了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诗歌成了乡村孩子自由表达情感的有效渠道。

“我喜欢写诗,通过写诗我能缓解学业压力,我会把自己不开心和开心的事情写进诗里。”漭水镇中心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徐争柔说。

姜建洪

以匠心致初心

用爱心护童心

“也许短期内不能枝繁叶茂,但只要我们以匠心致初心,用爱心护童心,静待花开,终有枝繁叶茂的一天。”

——姜建洪

从第17名到前6名,任职4年时间里,不懈努力践行着“做有温度的校长,办有内涵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使一个成绩在全区排名末尾的乡镇学校突飞猛进,逐步实现特色发展。如今又怀着更大的使命来到全市人口最多的农村乡镇学校任职。他就是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姜建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岁月在变,但他的信念不变。

开创“四部控辍法”

“玉米2元一斤、萝卜1.5元一斤、芫荽4.5元一斤、铁头白菜1.2元一斤……”“我们的菜最好,看中的话可以优惠!”暖阳下,一群小小售卖者吆喝声此起彼伏,有的正忙着记录、清点收益,有的忙着给来往的人们介绍着菜品,好不热闹。

这是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中心学校(以下简称“瓦渡中学”)劳动课——“赶街了”的一幕,也是学校劳动课程从“勤工俭学”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再到“慧智田园”集研学、综合实践基地一体转型与蜕变中的一项活动。其中,凝聚着姜建洪对山区寄宿制小学劳动育人路径的新探索。

姜建洪,年从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就来到瓦渡中学任教,一头扎进山区教育事业超过20年。“办好每一所学校,让%的山区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这是姜建洪一直以来牢记并践行的信念。

年8月,姜建洪刚任瓦渡中学校长时,当地乡村教育正处于低谷期,辍学学生普遍存在。他携班子成员夜间奔走于村寨中,与学生家长围坐在火塘边拉家常。“情感控辍、特色控辍、质量控辍、依法控辍”,本土“四部控辍法”应运而生,实现了全乡零辍学的目标,达成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办学愿景和初衷。

为提升教学质量,他常常奔走于全乡各所小学,与教师们交心谈心,共同探讨育人新路子,帮助老师重拾自信,为瓦渡教育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从年到年,学校先后培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7名。他率领全体教职员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改写了瓦渡乡教学质量综合排名全区末尾的现状,学校先后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评估验收”,荣膺“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文明校园”等30余项市区奖项。

不断发掘孩子潜力

作为瓦渡乡第一个美术老师,姜建洪在瓦渡中学任教时,义务开办绘画特长班,50余名学生因此走上美术绘画专业道路。对因家庭困难产生退学念头的学生,他无偿资助帮扶。截至目前,受他的影响,二十多名学生毕业后选择返乡从教,共同奋斗在瓦渡教育战线上。

“我能走上美术教师这条路,跟姜校长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他‘挽救’了我,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瓦渡乡中心学校副校长李发钦介绍说,“当时我读书成绩不太理想,很多老师都不太看好我,但姜校长看到了我美术发展的潜质,不断鼓励我,让我重拾信心,并通过‘逆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既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要挖掘特长,为孩子搭建平台,不断发现孩子的天赋、挖掘孩子的潜力。”姜建洪说。

生态农业种植、传统工艺体验——竹编、花卉苗木培养……在瓦渡乡中心学校工作的几年里,姜建洪创新推出了一套成熟的劳动实践课程模板,因地制宜地完善了“一草一木皆文化、一砖一瓦皆育人”的山区“实体校园特色文化”。借助“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开设舞龙舞狮、腰鼓、竹编、针织等项目24个,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王永权

情倾寄宿学生

让学校成家园

“乡村教育承载着无数农村家庭最质朴、最真切的美好愿望,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我想尽最大努力把学校真正办成农村孩子求知的乐园、温馨的家园,让山区孩子在爱中长大,快乐飞翔。”——王永权

他把生活育人与教学育人“两手抓”,积极创新实践,让乡村孩子“如沐春风”,乡村教师“醍醐灌顶”。有大爱、有情怀、有思想、有智慧……这些成为陆良县龙海乡双箐口小学校长王永权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字眼。

全校学生绝大多数寄宿

花木山林场青山环绕,松涛阵阵。陆良县龙海乡双箐口小学矗立半山腰间,蓝天白云下,老远就看到校园内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学生们在干净整洁的水泥操场上列队、做操,午休时快乐地跳绳,追逐玩闹,欢歌笑语回荡校园。

“我们学校不大,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孩子的快乐天地。这里是多个寄宿孩子又一个温暖的家,我们老师就是他们在学校的‘爸爸妈妈’……”双箐口小学校长王永权介绍说。双箐口小学是目前陆良全县最大的一所寄宿制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8.45亩,全校拥有学生人,寄宿学生就多达人。要把孩子们管理好,可想而知挑战有多大。

年9月,王永权开启了教书育人之路。作为一个农村长大并靠读书跳出“农门”的王永权,对乡村教育有种别样的热爱与情怀。他踊跃参加课堂教学竞赛、演讲比赛、竞赛指导等,因教学成绩突出,个人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方面出类拔萃,在陆良县崭露头角。

年至年,通过陆良县校长公选,王永权先后在龙海乡的雨古小学、小寨小学、古都邑小学担任校长,年9月,勇挑双箐口小学校长重任。王永权努力改善乡村学校的育人环境,提升老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王永权认为,学校教师队伍强,才能更多地造福学生。因此,他打破固有思维,创新培训方式,让学校教师线上线下集体“充电”,业余时间在线上学习听取名师名家讲座,“走出去”学经验学业务,集体讨论教研活动,共同评课促进步。学校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各科老师专业能力显著提升,赢得了社会良好口碑。

双箐口小学语文教师兼体育老师赵贵娥眼中的王永权校长有想法有魄力,干工作不含糊,还有铁汉柔情的一面。“校长非常人性化,日常工作中我们乡村教师确实非常辛苦,一天到晚陪着学生,自己的孩子、父母生病有时都无法去照管。王校长很体谅大家的难处,谁有困难都会帮忙,协调同事,或者亲自去带孩子打针、抓药……”

双箐口小学属山区学校,很多学生平时主要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对亲情十分渴望。王永权在学校专门用一个教室建成特殊“关爱室”,墙上贴满了留守孩子的心愿,一句句写给父母的话语或长或短,让人泪目。学校不时安排孩子和父母通视频电话,针对有思想波动的学生给予特别的照顾,疏导孩子负面情绪。教师经常进行家访,掏钱给困难家庭的孩子垫付生活费用,关爱在点滴中汇成涓涓暖流。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首先要教育他们学会做人,懂得感恩,心中有他人、心中存良知;其次才是成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人,成才,成功,这是我理解的教育路径。”王永权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恪尽职守,用爱温暖学校师生,为教师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留守孩子送上一份关爱……王永权觉得,这些还不够。“我还想把老师的住宿条件再改善下,教学设施设备再齐全一些,功能科教师再专业些……”王永权的心愿很小,却也很大,他还有许许多多等着他去完成的教育梦想,为乡村振兴办好教育,把乡村孩子一个个送出大山,成人成才。

统筹:杨茜

本报记者蒋琼波崔敏

实习生邱慧宋晓娜杨梅

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