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境内战国中山长城调查记文李文龙
2023/12/16 来源:不详一、前言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西面是绵延雄伟的太行山脉,东为辽阔的华北平原,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保定北部属“七雄”之一的燕国,南部和西南部属另一“千乘之国”中山,此外西部还有一部分赵国属地。中山原称鲜虞,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别种,春秋时期越过太行山东进,多次与晋发生战争。春秋晚期,鲜虞转移至唐县,改称中山,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定州)。公元前年,中山为魏所灭。至公元前年左右,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今平山三汲村一带),与赵、燕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最终于公元前年为赵所灭。
中山复国后,为了抵御主要来自赵国的进攻,也修筑了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前年),中山筑长城。有关中山长城遗迹,一直未能确认,寿鹏飞、张维华等学者曾著文探讨,但缺乏有力的实物证据。年,考古工作者在唐县境内的唐河东岸发现了一道石砌中山长城遗迹,此后又陆续在曲阳、顺平、涞源发现了相近的长城遗迹。现将中山长城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二、长城走向
中山长城分布于保定西部太行山区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图一),总长约89公里。中山长城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的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在险峻沟谷筑城防御的前沿隘口有两处:涞源县黄土岭、唐县周家堡。
黄土岭位于涞源县东南的司各庄乡,东北面与易县交界,四周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年11月,抗日战争中震惊中外的黄土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城址位于黄土岭村东北两山相夹的沟谷中,大致呈长方形,西北—东南方向,长约米,宽约米,中部为公路所隔断。在城址的东、西两侧,筑翼墙向山峰延伸,西翼墙接于城址西南角,顺坡梁向西曲折延伸,转而向北止于村西北的“北崖”之下;东翼墙接于城址东南角,向东南方向延伸至“虎头山”下。墙体为石砌,内外两面均用较大的石块垒砌,内填充碎石,底宽约3.5米,残高0.8~3米,城墙总长约6公里。由于自然及人为破坏,墙体坍塌严重,但遗迹尚存(照1)。
周家堡位于唐县北部的花塔乡,东北距黄土岭12公里,城址位于两山相夹的河谷地带,中间为一条名为“银河”的唐河支流所隔断。城墙分别位于周家堡村东、村中、村西北的山坡上。河东岸山坡上残存南、北二道墙体,南段沿东山坡向东北方向山坡延伸,北段沿“劈柴湾”顺西坡而上,止于险峰之下。河西岸墙体从村小学校南侧开始西行,至一棵古槐树下折而向北,至村北一座古庙分为两支,一支向东沿山脊延伸到河边,为北城墙;一支蜿蜒向西北方向延伸至一座险峰之下。城墙总长约2.4公里。
墙体为土石混砌,外侧垒石,中间填土为黄土、石灰、碎石,有的石块之间用白灰勾抹。城墙底宽约2.6米,顶宽约1米,残高1~2米。据当地农民讲,过去河面上设木栅栏代替水门,即“虎落”。周家堡的古城址在明代曾加以修缮利用,《弘治保定郡志》载:周家堡,古隘口也,明洪武年间设参将。村北古庙中有一通明嘉靖二十九年(年)所立的“重建真庆行祠碑记”,上面记载了“本口上有北城,西山墩前,平基高耸,向可以避兵。”证实明代以前古城址就已存在。
主干城墙:起自西北距唐县周家堡8公里的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约1.5公里、海拔约多米的名为“大簸箕掌”的山峰半山腰处,沿山脊顺势而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蜓曲折于山脊和绝壁之上。经新华村西延至神北村东北山梁上,折而向东延伸,遗迹逐渐难辨,在村东北约米处的山梁上消失。由神北村向南,绝壁连绵,未筑城墙,以山为险。在神北村南约6公里,长城又出现于大悲乡西大悲村西北的西山岭上,向南依地势曲折前行,至富有村西的西水磨台,为一条汇入唐河的小支流隔断,随后又在富有村东山岭上出现,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至团结乡境内,翻越两座山峰后经大岭后村北,再经李家沟村东北的险峻山峰转而向南入齐各庄乡界内,经柏山村西北绝壁,沿大碗岭、黄坡山、乔尔坡,直插海拔米的顺平、唐县交界的马耳山北麓,转而入唐县界。顺平界内总长约24公里。长城又在马耳山西南麓唐县一侧半山腰出现,在峒乡西峒村西北先为东—西走向,转而成北—南走向,穿过一块平坦的山间盆地,翻过盆地中间一座名为“葫芦山”的突兀山峰,在西峒村西、上赤城村东的山梁上蜿蜒曲折,总的走向是向西南延伸,进入白合乡上庄村北,顺山坡而下,为公路、村庄所隔断。长城又在上庄村南偏西的山梁上出现,大致呈北—南走向,在上庄村南约2.5公里的山梁上呈“曲尺”状蜿蜒,又向西南延伸到大洋乡万里村北山梁上,呈东—西向延至山南庄北梁后向西南延伸,到达西大洋村东山坡上,为西大洋水库所隔断,据当地农民讲长城已为水库所淹没。长城在西大洋水库南岸雹水乡凤山庄村西山坡上出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山脊前行,在凤山庄村西南约1.5公里处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终止于凤山庄村南的悬崖之上;一支沿西南坡而下,向北沿灌城乡坡上村、南屯村东山梁延伸,到水库南岸山坡上又为水库所隔断,据当地农民讲长城向西北方向延至灌城(已为水库淹没)。由灌城以西、以北经调查未见长城遗迹,灌城应是主干城墙的终点。唐县界内长城总长约44公里。
在险要地段筑墙扼守的地段有两处。一处在顺平县清醒乡隘门口村东南约1公里名为石家岭的山梁上,顺山势略呈东北—西南走向,残长约36米。岭南米另一座名为跑马岭的山岭上有一块面积约0平方米的山间谷地,当地人称为“教场”,曾有村民在岭下挖出过青铜镞。隘门口所处地形险要,沟谷纵横,村东南的一条古道即在长城遗迹中间通过,此处应是古代重要隘口。
另一处在曲阳县党城乡郑家庄村西2.5公里王快水库北侧“大、小人头山”之间的山脊上,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残长约72米。在长城遗迹东南约6公里的党城乡城南村、河东村之间,有一座残存夯土城墙的古代城址。长城和古城址南邻沙河,四周山峦起伏,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二者应是当时驻防关隘的遗存。
三、主体建筑结构与形式
长城墙体基本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其结构可分为石砌和土石混砌两种。石砌墙体主要发现于黄土岭、周家堡两处城址和部分山峰顶部的长城遗址,墙基宽2~3米之间,高度因地势和坍塌程度不同,约为0.5~3.2米。从部分遗迹较清晰的墙体断面看,墙基用较大的平整石块平铺,两侧用略经打制的石块堆砌,中填较小的碎石。城墙横截面略呈梯形,上宽下窄,推测顶宽约在1米左右(图三)。土石混砌的方法见于长城干线和支线,底宽约1~2.5米,残高0.4~3米,大部分地段已坍塌,远观为土石堆状,当地有“土龙”、“龙脊”的称呼。墙基也是用较规整的石块平铺,两侧面用略经打制的石块堆砌,中填碎石和地表褐土,未见夯筑的迹象,但比较坚固。土石混砌长城所经地段,多为山坡和山脊处,表层为褐土,墙体内填充的褐土、碎石就地开采,有些地段还可见到挖掘表层褐土形成的沟坎。
此外,在极陡峭的山峰、绝壁地段,“以山为墙”势若屏藩,典型地段是黄土岭至周家堡和顺平县神北、神南一带,唐河东岸是陡峭的山崖,未筑墙而以山代之,作为天然屏障。
四、附属建筑结构与配置
长城作为一项系统的防御工程,一道孤立的城墙是起不到多大的防御作用的,它还必须和一系列的城堡、烽燧结合,才能形成一道严密的防御系统。在调查中发现,长城沿线有两种类型的附属建筑:烽燧和城址。烽燧筑于长城干线上,城址则位于长城沿线的内侧。
烽燧即烽火台,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均建于长城干线上,属“骑墙墩台”一类。规模大小不一,有些较大者可能派兵屯驻。
一号:位于顺平县新华村西南1.5公里的长城干线上,石砌,近方形,长3米、宽2.2
米,残高1.9米,底基残存垒砌的石块,中间填充褐土、碎石,台面较规整。
二号:位于顺平县神北村北米的山梁上,石砌,方形,底边长约15米,顶部10x10.5米,残高2.5米,横剖面呈梯形。石砌台基,中填黄土、碎石,台面规整,保存较好。二号烽燧俯瞰唐河谷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号:位于顺平县团结乡大岭后村东北1.5公里的长城干线上,石砌,圆形,底径约20米,顶部15x14米,残高约1.8米,台面规整,保存较好。
四号:位于唐县凤山庄村西南米的长城干线上,石砌,近方形,南北约7.7米,东西约5.8~6.3米,高约2.5米,略有坍塌,保存较为完整(照10)。四号烽燧北侧为较宽阔的谷地,西北有长城终点灌城,东北方向的西雹水村附近有大面积的春秋、战国文化遗址,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五号:位于唐县凤山庄村南约1.5公里的长城干线上,石砌,方形,边长约14.5米,残高1.3米,坍塌严重,中间有一座直径约1.3米、深约1.5米的圆形储水坑,当时此烽燧应有戍卒驻守。五号烽燧的南侧是一块宽阔的谷地,南通曲阳、行唐,它的设置正是为防御来自西南方向的进犯。
六号:位于唐县西峒村西约2.5公里的山坡上,长城干线的东侧,西壁即为长城墙体,平面呈梯形,石砌,南北约17米,东西7.3~18.5米,残高0.5~1米。内部依山坡地势砌出隔墙,将烽燧分为三部分,由南向北倾斜,东侧设有一门。破坏严重。六号烽燧北面是马耳山南麓一块平坦的山间盆地,由此可直达唐河东岸。此烽燧较大,当为屯戍居所。
七号:位于涞源县黄土岭村西北的山梁上,石砌,圆形,底径约10米,顶部约6米,残高约1.6米,保存较差。烽燧所处位置地势较高,可望四面来犯之敌。
在长城沿线,经调查共发现有夯土城墙的古城址2处:唐县洪城遗址与灌城遗址。在长城内外约10公里的范围内,还发现了6处古城址:顺平县中下邑遗址,唐县南固城遗址、北城子遗址、西城子遗址、伏城遗址,曲阳县党城遗址,它们与长城干线、支线构成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
洪城遗址,位于唐县葛公乡北洪城村北,建在依山临水的山间高台地上,西临唐河,东、北为山岗,面积约42万平方米。城址略近方形,南北长约、东西宽约米。西城墙残长约米,东城墙残长约米。墙基宽约20米,顶宽约5米,残高3~15米。城墙夯筑,夯层0.14~0.2米。城址破坏严重,城内散布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罐、豆、夹砂红陶釜以及一些筒瓦、板瓦等。洪城遗址是长城干线上一处非常重要的城址,它位于唐河谷地之中,扼守山区通往平原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很可能就是中山国西北部的重要关隘———鸱之塞。
灌城遗址,位于唐县灌城村东北,现已为西大洋水库所淹没。据当地农民介绍并查阅50年代调查材料,知城址为方形,黄土夯筑,城墙周长约2公里,有东、西二门。在城址西北角又建有一较小的外城与大城相连。据《唐县县志》载:灌城为西汉灌婴所建。《史记·灌婴列传》记载:“(颖阴侯灌婴)受诏别攻(丞相侯敞,军曲逆下,破之,降曲逆、卢奴、上曲阳。”在灌城村东北发现一些夹砂灰陶片,可知城址建于西汉之前。
顺平县中下邑遗址,西距长城干线约5公里,位于河口乡中下邑村南、两山之间的高地之上,南约0.5公里为曲逆河。城址略近方形,长、宽约米,现存东、西两段城墙,东墙长约米,西墙现存长度米,残高4~9米,黄土夯筑,夯层0.15米。城内散布着大量夹砂灰陶绳纹罐、筒瓦、板瓦以及夹砂红陶釜。据县志记载:此城名为夏屋城,约建于西汉。《古本竹书纪年》载: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与出土文物相对照,可知中下邑城址就是战国时期的夏屋城。
唐县南固城遗址,西距长城干线约7公里,位于唐县山阳乡南固城、北固城村,现大部分已被村庄所覆盖,仅在东北角残存一段19米长的夯土城墙,宽约9米,残高3.2米,夯层0.06~0.08米。城内暴露大量的夹砂、泥质灰陶片及夹砂红陶片等,器形有罐、盆、豆、釜等。固城即燕国的阳邑。《辞海》载:“阳,古邑名,春秋燕地,在今唐县东北。”《左传·昭公十三年》(前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即此。从实地调查可知,中山在参与了公元前年齐国伐燕的战争后,阳邑就成为中山的城邑了。
北城子遗址,西北距长城干线约5公里,位于唐县南、北城子村之间,遗址面积约万平方米。现城址东北角残存一段夯土城墙,长米,墙基宽9米,高7米,夯层0.08~0.1米。城内出土过一批重要的战国初期青铜器,小型墓葬中出土陶鬲、陶罐。城址内散布大量的夹砂灰陶绳纹陶片、泥质灰陶豆盘以及板瓦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中山城在县西北十三里峭岭上,即指此城。
伏城遗址,位于唐县南伏城村北,西北距长城干线约5公里,东距唐河约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城址近方形,面积约16万平方米,边长约米。现地表残存东南、西南两段夯土城墙,长75米,墙基宽9米,顶部宽7米,高约12米,夯层约0.08米。据当地人介绍,过去有南、北二门。村南曾出土过一批西周青铜器。年在村西北米处发掘过一批西周、战国墓群。城墙附近发现大量泥质灰陶罐、豆残片。
西城子遗址,位于唐县北罗乡西城子村的唐河东岸丘陵、平原的交汇地带,西北距长城干线约4公里。城址略近方形,面积约22万平方米。城址西南角残存90多米长的夯土城墙,墙基宽约6.8米,残高1.6~3米,夯层厚0.12~0.16米。据当地农民介绍,西城子曾有内、外城和东、西二门。村北、村东曾出有青铜车辖、马衔、鼎、豆、壶和金腕饰,城内散布有大量夹砂、泥质灰陶片。
曲阳县党城遗址,位于大沙河东岸的党城乡河东村、城南村之间的丘陵地带,城址呈不规则形,当地人称“月牙城”,面积约37万平方米。现残存东、南、西南三段城墙,总长约米,墙基残宽约4~6米,残高约2.6米,夯层0.16米。城内曾发现铁铤三棱铜镞、夹砂灰陶板瓦、筒瓦以及大量夹砂灰陶片。
五、中山长城沿线的屯戍遗址
在调查中,我们除在长城沿线发现一批古城址、烽燧遗址外,还发现了一些与屯戍有关的生活聚落遗址。
黄土岭遗址,位于涞源县黄土岭村南的山前坡地上,北侧米就是黄土岭古城址。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于长期耕种垦植,破坏严重,采集到一些夹砂灰陶绳纹陶片和夹砂红陶鼎足,时代为战国。此遗址应是当时黄土岭关隘屯戍军卒驻扎、生活的居住址。
河暖遗址,位于唐县花塔乡河暖村东南、唐河支流东岸的山前高台地上,北距周家堡古城址约1.5公里。遗址面积约平方米,在断崖上可见厚约1.5~2米的文化层以及竖穴状灰坑,采集遗物主要有夹砂灰陶罐、瓮,泥质灰陶豆及夹砂红陶釜的残片,时代为战国。遗址南约米为唐河河谷,通过河谷可进入平原,驻守河暖遗址的军卒既可支援周家堡的驻兵,又可形成扼守河谷的第二道防线,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分水山遗址,位于顺平县大悲乡富有村西南米的唐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破坏严重,采集遗物有夹砂红褐陶鬲足、陶片和夹砂灰陶绳纹陶片、泥质灰陶豆盘等,其年代为商周、战国时期。遗址紧邻长城干线,是当时戍卒的屯驻址。
东雹水遗址,位于唐县雹水乡东雹水村西的二级台地上,面积约3.6万平方米。遗址破坏严重,在地表采集有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罐、豆、盆以及筒瓦、板瓦等,时代为战国。此处遗址距长城约4公里,据县志记载,可能与中山国古城“左人城”有关。
北雹水遗址,位于唐县雹水乡北雹水村北,面积约0平方米。遗址破坏严重,在地表采集有夹砂灰陶罐、泥质灰陶豆残片以及一些夹砂红陶片等,时代为战国。遗址西北距长城干线约2公里,亦与当时长城驻防有关。
此外在顺平县柏山村西北长城经过地段的一处悬崖下的平地上,发现数块夹砂黄褐陶罐残片和夹砂红陶片、残石臼,可能是当时修筑长城时民工的遗存。
六、关于长城年代的推断
保定西部山区的上述长城遗迹,虽略有断续,但基本相连,且在构筑方式、结构、规模形式等方面基本一致,可以认定为同一时期的长城遗存。从我国有关古代长城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战国—秦汉长城在地形的选择上有两个基本特点,即“因边山险”、“因河为固”,这两个特点在此段长城遗迹表现得十分明显。“因边山险”的长城地段,以顺平富有村至顺平、唐县交界的马耳山北麓一段最为明显。此段长城总长约13公里,均砌筑在大小相连的山岗上,西坡较为险峻,尤其是柏山村西、马耳山北麓,海拔虽只有~米,但山峰陡耸,绝壁林立,长城沿峰脊直插峰顶,紧贴悬崖的西缘,东南坡则较为和缓。由此也可以看出,长城主要是防御来自西部的进犯。
“因河为固”的长城地段,以顺平富有村的一段最为匠心独具(图五)。长城自西北向东南迤逦而来,至富有村西的唐河北岸为一条汇入唐河的支流所隔断,河北、南两面均为起伏的山岗,长城扼守两河交汇之处。在富有村西南、唐河北岸的分水山遗址,正是当时军卒屯戍之处。
长城所经过的顺平、唐县、曲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属鲜虞故地、中山国疆域,特别是唐县,是早期鲜虞、中山活动的重要区域,境内有许多这一时期的古代城址、遗址和墓群,如“左人”、“中人”、“中山”、“阳邑”、“鸱之塞”,以及顺平之“曲逆”、“夏屋”,曲阳之“上曲阳”、“丹邱”等都是中山国西北部的重要城邑。这些城址大多位于唐河东岸,与长城走向大致平行,二者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涞源地处燕、赵、中山三国交界地带,黄土岭是非常重要的隘口,它和唐县的周家堡古城址南北相距约12公里,是中山为防止燕、赵进攻而设置的前哨阵地。调查中,在长城沿线及内侧发现了多处古遗址,出土遗物多为战国时期,这也为探讨长城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综上所述,保定西部山区的此段长城,其时代为战国时期,亦即为史料记载匮乏的中山长城。近人张维华在《中国长城建置考》中推断中山长城在今新乐境内;寿鹏飞在《历代长城考》中写道:“此城(中山长城)盖北起泰山,经长城岭,纵贯恒山,并太行而南下,凡倒马、井陉、娘子、固关皆属之。”郑绍宗先生在《略谈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疆域问题》一文中亦持此说。构筑长城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在公元前年中山筑长城之前,中山与赵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十一年,与中山战于中人),其人力、物力消耗对于中山这样一个二等强国是相当大的,因此,中山此时不太可能沿太行山脊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况且,以太行山脊为赵、中山的分界线,只是一种大致、笼统的划分。保定西部太行山区的明长城,除涞源黄土岭、唐县周家堡的城墙上层发现明代修缮、利用旧基址的现象外,其它均未见以前的旧长城基址。至于中山西北部重要关隘鸱之塞,多数人认为即唐县倒马关,但经本人多次调查,倒马关附近未见战国以至汉代遗物,鸱之塞实际上是唐县洪城,经过洪城的这条长城才是真的中山长城遗迹。
参加中山长城调查的人员有:省文物研究所孟繁峰、张金栋,邯郸市文物管理处刘东光,保定市文物管理处李文龙、徐浩生,唐县文物保管所邵志贤、刘德兴,顺平县文物保管所刘峰,涞源县文物保管所王宏印,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王丽敏以及杨卫东、方华、常启明等。
(作者单位:保定市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