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在盛世重修族谱,是寻根问祖,也是

2025/1/13 来源:不详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族谱是一本以传统版式(欧式、苏式)、宝塔式、牒记式、大典式等特殊形式记载着一个家族如何得姓、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派别世系、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也是每一个人了解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的百科全书。

一、先辈求生拓海疆,传孙多代居异乡,儿孙不知何处是故乡的原因。

很多家族在修族谱方面都坚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传统,但是,每一个战乱年代前后,很多家族的先辈不得不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艰难地在异国他乡谋求生存、繁衍后代。当时,家族已不能按传统约定时间继续编制、完善族谱,很多后辈只能口口相传现有的“字辈”和故乡大概位置的信息,多年以后,导致很多家族后裔面临着“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的尴尬局面。

二、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寻根问祖方知龙脉长。

改革开放前,我们都在温饱线上奔波,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县市区域,根本没有多少人想着重修族谱,回到祖辈的故乡祭祀先人的事儿。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客车、火车、高铁和飞机都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手机、电脑、视频等先进通讯工具走进千家万户为大家服务,此时,很多人有心情也有能力进行重修家谱的事情。

我不知道其他家族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祖先故乡的,但荔浦青山第一次找到广东宗亲却带着一定的偶然性,年某一天,我在网络上偶尔发现“赖氏”寻根信息,当时我是抱着饶幸心理将自己这系“朝廷钦梦开、其国茂昌才,发……"的字辈与QQ号发到信息栏。不久,高要的茂洪叔与我联系,询问第一代祖先的名讳与一些相关祖辈的信息。说句真心话,当时我并不了解自己家族的根源,只知道字辈与祖先从广东迁到广西这一点事儿。才导致高要宗亲需要经过多方面打听,时隔2-3年才坐车到荔浦寻找当年迁到广西荔浦开基的祖先。

由此可见,农村重修族谱之风在国家强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年代兴起,反映了大多数70年代以前的人一直有寻根问祖的想法。

三、盛世重修族谱,可以整合家族资源,为自己和家族谋求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促进社会发展。

很多人都说“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是精明的理财之道,其实在盛世重修族谱也是很高明的谋生、经商之道。通过重修家谱将具有天然血亲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区的家族企业在合作方面当然就比较容易取得资金,技术,原料和人员的支持,甚至有经商天赋的宗亲,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专长,设计出一系列与家族相关的文化衫、帽子、水杯等物品卖给有需要的宗亲。

说到重修族谱可以整合资源这事,荔浦青山认为不得不说广东、福建这些沿海地区,在战乱年代,一些到海外谋求生存的家族先辈,他们和后代回大陆寻根问祖的梦想一旦实现,很多海外宗亲为了自己家乡的发展提供资金,机会,信息等,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当地人就业问题,也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中国上下五千年,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只要有姓氏存在,中国的宗法血缘文化就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老一辈人或部分年轻人在和平年代寻根问祖、重修族谱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我们要以正反方面的分析态度来看待,我们不妨用法治与道德来约束、管理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不利社会发展的一面,正确引导团结在一起的家族成员,使之能够为现代社会更好的服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