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农村现实题材楚剧乡里乡亲泥土里滋

2025/2/21 来源:不详

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_5781239.html
从5月9日彩排到5月11日首演,农村现实题材楚剧《乡里乡亲》,我连看了三次,对这部由武汉楚剧院创作、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现代楚剧,从好奇、欣喜,到思考,再到最后抱着“挑刺儿”的态度“苛刻求全”,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关于题材几天下来,许多人评价最多的都是这个戏“题材好”。比如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开始重视和理顺农村土地权利关系等等。这个评价不能说不客观。然而,倘若只看到“题材好”,不理解该剧的源起和创作过程,终是片面的,更是对编剧、导演、演员等创作团队思考和劳动价值的轻视。可能许多人都注意到该剧宣传资料中提到的原著小说——作家陈应松的《夜深沉》。相信很多观众都看过这篇小说,看过原小说的观众也都能直观感受到,呈现在舞台上的楚剧《乡里乡亲》在立意、故事和人物方面与原小说已有较大区别:在原小说中,隗三户是唯一主角,故事最终以悲剧(隗三户被偷牛贼刺死)收场;而在楚剧《乡里乡亲》中,范梨花则成为第一主角,故事以团圆结束。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这是与舞台艺术的“高台教化”属性分不开的。这种区别不能简单地评价对不对、好不好,因为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本就有着很大区别,受到的限制也不同。客观地讲,原小说的文学思考更深,文学性更强,正因如此,剧本和剧目的创作难度也就更大。这一点,看过原小说的人大概都能理解,如果完全按原小说来创作演出,这个剧很可能连初审都过不了关。于是,大幅度改编就成了必然选择。我们更需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