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为贫困户搬家成了

2025/2/21 来源:不详

“公,听我的,你们就安心的搬去城里吧,城里房屋设施齐全,沙发电视都有,做饭也不用烧柴,出门就是广场,社区里有超市,买东西很方便……”这是我第五次登门拜访罗时友夫妇了。我叫安旭,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也是一名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年8月,参加西部计划后,我被沿河团县委分配到沿河自治县晓景乡暗塘村,有幸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役中。动员罗时友夫妇搬迁是我来村里接到的第一个工作,刚接到这个任务,我心中一喜,心想这活多轻松啊,说服搬房子,谁不喜欢住新房呢?安旭帮村里搬迁户搬家可当第一次和罗时友夫妇见面交谈后,我才明白:“这两口子的工作不好做啊!”罗时友夫妇是村里一对长寿老人,罗时友快到期颐之年,老伴石桂英也九十二高龄,老两口在这块地基上住了一辈子,加上说话不利索,不喜欢“搭理”外人,给动员工作增加了难度。初见面时,我与老两口的交谈是在艰难的“大吼式”对话中完成的。“你说什么?啊,我听不清!”话刚开口,罗时友便扯着嗓子喊道。结束了与老人的第一次交谈,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思索着该如何解决他们听不懂的这个难题。帮村民卸载沙土回到村委会后,我立马找到村长商量对策,在得知两个老人还有个三十二岁的孙子罗松美后,便决定从他孙子入手,年轻人好沟通些,思想工作从他开始。与罗松美的谈话也并不顺利,他希望老屋能留下来,家里的地也要留着,要不然去城里了连块种菜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养活一大家子。这个难题在每次搬迁动员中都出现过,但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生搬硬套肯定是行不通的。老人们不搬还是因为恋旧和生活经济问题,这一点一定要解决好,不能让人家搬过去却“住”不起。给贫困户挑砂石在对接了铜仁市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白岩溪社区后,我了解到社区那边引进了扶贫车间,还能给搬迁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这样罗松美就能在社区上班,一家子也有了经济来源。我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罗松美和罗时友,再不厌其烦地宣讲完各种利于搬迁户的政策,并提出会联系城里给他们一家分配低楼层后,老两口终于应允了。“搬吧!”罗时友感叹地说道,石桂英跟着点了点头。搬家的那天,我帮两位老人扛着棉被,拎着锅瓦瓢盆,即使说了很多遍新家都有这些东西,老人却还是割舍不下。给辣椒地插吸收虫子砧板“婆,搬到新家还习惯不?”“慢慢地习惯了,这里挺好的,之前天气好的时候婆还会坐电梯去晒哈太阳,你前几天跟我说的低保钱已经到卡上了,过两天我去给婆买点好吃的,谢谢兄弟关心。”这是他们搬到新家后,我跟罗松美的一次聊天,因“搬家”而结下的感情让我们像“亲戚”一样,偶尔会问问他们一家的近况。现在,罗松美也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老人家也有罗松美的小叔们帮忙照料,一家人过得很幸福。安旭,男,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共青团员,年8月参加西部计划,年9月派驻沿河自治县晓景乡暗塘村担任驻村干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施平通讯员龙静整理编辑徐涛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